初中英语作业布置的几点思考
雪堰初级中学 王小玉 2011.8
作业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效的作业能让学生及时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因此,我们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最好要问一问: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吗?学生了解做这个作业的真正原因吗?它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兴趣和个性特点来安排的吗?它的数量和难度恰当吗?学生知道怎样去完成它吗?方法和材料能有效地利用吗?这些问题就给教师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作业,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布置作业要有趣味性
教师的作业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摆脱单调乏味的重复练习,增加趣味性,使之产生一种内部的需求感,积极主动自觉地完成作业。增加趣味性的方法有:(1)所选的作业材料要贴近学生的兴趣爱好,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如阅读训练的作业,阅读的文章内容应有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或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2)形式新颖的作业,如布置学生上网查阅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完成英语调查表等。(3)有竞赛概念的作业,如英语手抄报比赛、小组英语话题表演比赛等,学生不但要围绕话题编对话,而且要精心合作表演,课堂上表演时才能得心应手。
二、布置作业要有针对性
英语作业按其类型可分为课内作业与课外作业,除借助课堂讲授以外,教师还要借助作业来解决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的,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获。因此,采用何种类型的作业,就需要根据每次作业的重点和学生具体情况来确定。教师在选题时,只有将学生的水平层次与知识层次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练习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如设计巩固交际语言项目的练习(书面作业),要重点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得体性、规范性;设计巩固语法知识的练习,要重点训练学生掌握语法知识的准确性;设计口语练习,要重点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性。
三、布置作业要有层次性
学生是有差异的,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设计和布置作业,应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实施分层作业,针对性地调控作业难度,使作业既有统一要求,又能照顾不同类型学生的实际,从而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促进学生差异发展。(1)由易到难,注意知识层次。作业的设计和布置要做到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从模仿到再造,再到创造性发展,做到环环相扣,拾级而上,逐步提高。既要设计一定数量的基本作业与练习,又要有一些变式作业与练习,以利于新旧知识的联系,拓展学生思路,还要设计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思考性作业与练习,以利于学生加强实践,促进知识、技能的转化。(2)针对学生差异,设置分层作业。只有为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布置适合各自“最近发展区”的作业和练习,才能构成问题情境,有效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3)设置台阶,放缓梯度。即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将难度较大的习题进行分解或给予具体的提示,系统地规划分步骤的练习,在学生对若干个具体问题作答后,再进行一次整合。这种难度分解的作业,可以使认知水平较低的学生逐级而上,一方面,提高他们完成作业的效率,减轻疲劳程度,另一方面,又使他们在负荷适当的情况下,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作业需求,达到作业目的。
总之,凡是学生能够自己独立做的事情都要给学生留出空间,让学生有权利、有机会去思考、决定,去选择、实践,去创造、应用。
分层作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厌学、抄袭等现象大为减少,即在真正落实英语作业环节的“因材施教”。在这样的作业“自选商场”中,让学生自由选择,这样就让不同认识水平的学生得到了不同层次的发展。分层作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厌学、抄袭等现象大为减少,并解决了“吃不了”与“吃不饱”的问题。
四、加强作业的创造性和渗透开放性
新课标要求学生努力学习,争做学习的主人。他们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应该在设计作业时,多为他们创造实践,学习的机会,让他们自主,自觉的探究学习,并能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和学习激情。不搞“填平补齐”,给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权利。每次布置这类作业时,让学生自主决定作业的数量和时间。如在学完有关景物、人物介绍的文章后,可不规定描写哪个景物,或者人物,只要求学生们在一周内交上一篇描述性的文章,用上尽可能多短语和表达法,不能出现用单词排列出的句子。学生们自然会找自己最熟悉的事物,用自己最拿手的表达法,使用不同的词汇和句型。从而,有效地锻炼学生们运用英语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标准下,在“减负”的强烈呼声中,应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新颖的作业,利用作业来发展学生,让教师脱离以“练”为主的机械操作式的作业模式。这样,我们布置的作业才能真正起到复习、巩固、诊断和矫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