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成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已结题课题>>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课题成果>>关于写作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写作教学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15-02-1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吴伟

 

放开课堂 大胆放飞
长期以来,中学作文教学都落入了一个桎梏之中:教师命题(局限于教材)——教师指导(省题.立意.选材)——范文引路——学生习作¬¬¬——教师批阅,讲评。这样,教师命题脱离学生实际(社会生活经验,学识积累程度),教师指导不对学生思路,一厢情愿地说教,搞得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听来味同嚼蜡,昏昏欲睡。把学生完全置于被动地位,写什么文体,什么主题,甚至写几段,运用哪些表现方法,教师都一一“指导”或规定。教师讲的社会见识他们没有,教师说的生活体验他们无从谈起,教师提供的写作素材他们陌生而疏远,甚至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对要求使用的表现方法不知所云。学生带着题目,背着要求去搜肠刮肚,作文像填空,为文而文,为完成任务,为考试而文。学生在老师设计好的框框里写出的文章没有真情实感,鹦鹉学舌,枯燥乏味,感情淡薄,失真失诚当然在情理之中。词非己出,没有一点文采可言。读来令人啼笑皆非。谁之过?老师!
学生所写的不是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真实感受,往往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万人一腔,情不真意不切,干干瘪瘪毫无个性,更无法创新,几多艰难,几多痛苦!教师的教学实际上是在给学生前进的道路上设置一个个障碍,制造一个个樊篱。所以教师必须调整以我为主唱独角戏的角色,放开课堂,大胆“放飞”。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谈谈个人的看法和观点,看看可以用哪些素材,并讲讲自己与之有关的经历和感受,自己听过的看过的故事和名人掌故,以及民间传说。然后由教师总结提炼出精华,并加以阐释扩展,为开阔学生视野,教师当然可以发挥发挥,讲讲学生可能没有听过看过的新奇有趣的故事,尤其是名人掌故。告诉他们可看哪些书,搜集哪方面的材料以及怎么搜集。还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进社会,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让其去认识去感知。既给学生提供了素材,又开阔了学生眼界,也让学生有了生活和知识积累。这样,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了,可能把有的同学看来无法写,无什么可写的问题都解决了,真可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教师在批阅讲解学生作文时,必须调整“问题发现者”(学生戏称“问题专家”)的角色。不要吹毛求疵,要求立意新,选材新,语言美。违背学生实际而拔苗助长,使学生在所谓高标准严要求下动弹不得,无所事事。批阅(包括讲评)时,不能用教师的认识和情感代替学生的认识和情感,不能因学生作文不合自己的口味而将其改得满目疮痍,面目全非,看不到一点学生作文的影子,虚情假意代替了真情实感。这样还要学生动什么手,写什么,你替他们写好了!讲评时,把学生作文说得一无是处,甚至恶语相向,破口大骂,把学生搞得面红耳赤,心惊肉跳。学生面临的是一次次失败,作文还没上交就胆战心惊地准备“挨训”,惶惶不可终日,直到“挨训”了才长长地出一口气。挫伤了学生的作文兴趣,打击了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承受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打击,除了耻辱和痛苦,他们感受不到些许成功的喜悦,失败如影随行,谁还敢写?长此以往,有的学生就会交差了事,有的干脆不写不交,此时你才拿他们什么办法也没有,让你品尝的是失败的苦涩,那份失落,那份痛苦,那份难堪是常人无法分担和理解的。所以作文训练要放开形式(提倡一题多样文体,多样题材,多样立意),放开要求(剔除不切实际的要求,不作统一规定),放开批阅讲评(试着让学生互批互阅,自批自阅,互评成败得失)。要更多地发现和肯定学生的成功,对那些有真情实感的,哪怕只言片语也给予高度肯定和表扬激励,对那些大胆想象,哪怕只有些许新意也积极鼓励,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让“成功”成为其成母。其实,那些在作文上有大进步,在文学上有大成就者,几乎无一例外的是在一次次鼓励下成长起来的。试想:那个蹲在鸡窝里学孵小鸡的孩子,得到的不是耐心的引导和鼓励,而是恐吓和巴掌,他后来能有多少成就?试想:那个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科学实验的人,得到的不是激励和赞许,而是讥讽挖苦与谩骂,他后来又能成为什么“家”!
案例:中考作文冲刺训练:文题:我们学习过的许多课文都表达着表现着作者对“美好”的“感受”,春的温暖,夏的热烈,秋的成熟,冬的洁白;白杨的力争上游,紫藤的万花灿烂,鹤群的团队精神,斑羚的飞渡壮举,山峡的绮丽,石潭的清幽,西湖的朝烟夕岚,满井的山光水色;鲁迅心中的藤野,冰心笔下的纸船,来蒙托夫孤帆,玛丽居里的信念;张晓风的敬畏生命,毕淑敏的提醒幸福,白求恩的高尚纯粹,邓家先忠诚奉献……这一切都容入了我们成长的历程。现在,让我们来表达对“美好”的“感受”吧。请以“感受”“美好”为话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自选内容,自拟文题,写一篇六七百字的作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导写:此话题涵盖了自然与社会,人生等多个方面,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可有多种立意,可写多种文体。
放眼自然:鹰击长空,雄壮美丽;鱼翔浅底,悠闲惬意;小河湾湾延伸天边,不舍不弃;山峦起伏,耸入云天,挺拔不屈;朝霞似火,晚霞如荼,云蒸霞蔚;山花烂漫,林木青葱,一派生机。这一切一定会吸引你激情的目光。羊妈妈眷顾着小羊羔,深情地依偎在一起;老母牛一声声呼唤调皮的小牛犊,柔情似水,这一切怎不令你心潮涌动?其传达出的美感与真情,怎不会擦亮你蒙尘的眼睛?直面社会与人生:父亲是山,常令我们敬仰,你可曾看到他栉风沐雨为一家幸福而辛劳?母亲是水,我们甚至可以没有食物,也不可以没有她的温情与厚爱以及好似絮絮叨叨的叮咛。然而你可曾发现她因积劳成疾皱纹已爬上双颊,失去了往日风采?你可见一个盲人被路边的下水道盖绊倒,爬起身来顾不得拍拍身上的泥土把盖子盖好的感人情节?你可曾见运动场上同学好友相互帮扶共同角逐的动人画面?你可知雨伞美丽了城市的风景?《红楼》的悲情,《水浒》的雄浑,《三国》的壮美,《西游》的神秘,一定会让你倍觉快慰惬意!“美好”的“感受”不胜枚举。
可写记叙文:写出真情涌动感人至深的生活故事。
可写成散文:用散文笔法,文思飞扬,写出曲径通幽,河山壮美,风景这边独好,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情景交融。
可写议论文:写出有见地,有哲理的妙文,让人听你娓娓道来,使人神清气爽,倍感信服。
学生佳作示例:
门前的小河
我家门前有一小河,说是小河不如说是一个人工湖,是前几年我爷爷奶奶辈的杰作。据说,那里原是个峡沟,沟底常年流淌着清澈见底的泉水,由于水大多从一个个熔岩洞中流出,故称之为“穿洞河”,又叫“川东河”。后来,村民们在沟底下游人工筑成了一道堤坝,形成了近10亩方圆的人工湖。
初春时节,河岸的杨柳抽出鹅黄的嫩芽,是那样的娇媚,微风煦煦,柳枝飘舞,莺在其间歌唱,悠扬婉转,燕在林间飞舞,潇洒轻快。白鹤在河面游曳嬉戏,不时被牧童的短笛惊起,飞向蓝天,看!看!看!看彩云伴随白鹤翩飞,飞!飞!飞!飞向那天尽头!让人领略了什么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意韵,意境。
梅子黄时,一川烟雨笼罩着河面,如诗如画、如梦如幻,那份朦胧,那份神秘,让人分不清是烟雨生于小河还是小河生于烟雨……
夏天到了,蓝蓝的河水映出河滩碧绿的莲叶,白似雪红似火的莲花点缀其间,美不胜收,微风吹来阵阵荷香,沁人心脾,真正让人如醉如痴。
傍晚是小河最热闹的时候。放牛的孩子把牛赶入河中沐浴,放鸭的孩子把鸭子赶到河面觅食。自己也自由了,于是拔光衣服跃入水中。打水仗的真想把对手淹没在自己掀起的水帘中,有人失败在所难免,习惯的惩罚是被赢家按入水中吞几口清水,然后河岸上下一片欢呼,多么淋漓酣畅!比赛泳技的展示着各种泳技泳姿,败者被罚游到河的对岸,结果被累得精疲力竭,爬上河岸除了瘫倒在地还能做什么呢?于是便被人指桑骂槐讥诮一番,引得河岸上下哈哈大笑!有人爬上牛背,或站或坐或躺或卧,任牛在水上起落,悠闲自得。要么就赶着牛从人们身旁快速游过,摆出一副首长架势,向大家频频招手,嘴里还不停的叫喊着“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多幽默多诙谐夺洒脱多惬意啊!
纳凉的老人来到河边的柳林里,三五成群,哼着小调,唱着歌曲,谈古论今。什么木石前盟终敌不过金玉良缘;什么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擂鼓三声斩蔡阳;什么“菜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者陶渊明;还有那个高唱“大江东去”、“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宋神宗语)的苏轼……此时此刻他们仿佛桃花源中的武陵人,只是耳畔响起的不是鸡鸣狗吠,而是远方飘来的悠扬歌声——春天的故事……
秋天,冬天景色变换无穷,小河上春天的故事仍在一幕幕上演。
学生点评:
甲:文章紧扣话题“美好”“感受”;乙:文章词句优美,意韵悠远;
丙:主题突出,抓住了小河的美景以及在小河上上演的美事,表达了自己对小河的赞美与热爱。
……
教师点评:正如同学们所言,话题作文必须紧扣话题突出主题。本文以散文的形式写小河的美景美事,尤其最后落脚在“春天的故事”,可理解为作者是在歌颂改革开放给家乡带来的幸福生活,立意新颖,选材得当。
本文词句优美,意境悠远。如“看!看!看!看彩云伴随白鹤翩飞,飞!飞!飞!飞向那天尽头”。此句化用了《彩云伴海鸥》的歌词,但用在这里一点也不勉强,信手拈来恰到好处。有王勃《藤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优美意境。
综上所述,只要教师在课堂上改变了以我为主,唱独角戏的角色,引导得当,激发出学生写作兴趣,大胆“放飞”,学生是能写出好文章的,教师的教学效果是会提高的。

                                                语文组:吴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雪堰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城路189号 邮编:213169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