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成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已结题课题>>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课题方案>>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课题设计方案
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课题设计方案
发布时间:2014-12-2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毛晓芳

 

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课题设计方案
       武进区雪堰初级中学     毛晓芳  吴春花
起止时间:2014、1——2016、12
一、研究背景(必要性和可能性):
1、必要性:面对现在初中生的作文,每一个语文教师莫不愁上眉头,学生学了那么多文质皆美的课文,积累了那么多好词佳句,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学生的作文词汇贫乏,病句较多,立意肤浅?究其原因,是我们的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严重脱节造成的。此,在新课标的感召下,我们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是为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搭建起一个能够相互沟通、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平台,通过读写结合的教学为作文教学带来春天。
2、可能性:整合读写,对于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把语文教学的两大主阵地勾连起来,以读带写,以写促读,两者齐头并进,既能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主题、写法的理解把握,又能提高材料运用和迁移的能力,通过重构课文的素材和写法,举一反三,拓宽写作视野,优化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目前,中学语文教材,其入选的范文,大多是古今中外文章的典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古今文章的水平。对于一个正在学习写作的学生来说,课文能提供给他们很好的写作素材和方法,基本上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学习的写法,特别是一些名篇,它们凝结着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丰富的经验和材料。苏教版语文教材是主题式单元教学,每一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有四到五篇不同文体的文章,向学生展示着或相同或不同的写作特色。所以,在如今的语文教学中,要以课文为写作的突破口,及时把写作训练与课文阅读教学有机融合,进一步发挥课文的“典型”优势,使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实现读写结合。
 
二、理论分析(有关概念界定,理论依据,本课题创新之处)
1、概念界定: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也就是把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整合起来,可以是以一篇或多篇课文作为写作素材,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从内容上或是写法上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让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同时把学生写作训练得到的知识及相关能力有机融合于阅读教学之中,做到读写结合,相得益彰。
2、理论依据: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这一论断告诉我们,在语文学科中,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凭借着一篇篇课文,以理解内容为起点,向学生传授遣词造句、组句成段、连段成篇和记叙、议论、说明等语言文字运用知识。中学语文课本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学生写作的范例。除了结合课文教学或单元重点训练项目学习写作外,还要在作文的训练中,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帮助学生找到作文与课文的结合点,找到提高鉴赏课文的方法、能力。《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给读和写之间搭上了一座很好的桥梁,它强调:“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新课标以这种纲领性的方式为读和写教学指出了一条清晰的道路,从中我们可以鲜明地发现读和写这种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关系:良好的阅读能让写变得有内容,丰富学生见闻,形成独特的个人感受,而一旦写得到提高,则能促进读的体会,扩大读的想象力。
3、本课题创新之处: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读写结合就是要把教学中以往相对独立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整合起来,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要拓宽教学新时空,包括有课前读写结合、课中读写结合、课后读写结合、读写周周练、假期读写等,建构新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去积极发掘课文(文本)中的“写”的因素,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写”的拓展、迁移与辐射,让学生在读写结合中升华情感,历练思维,学会阅读,乐于表达,从而达到读写结合、读中悟写、读中导写、以读促写的教学效果。 
 
三、研究目标
1、通过重视教材的示范作用,使学生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的理解。让学生在理解了课文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内容之后,通过仿写实践,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写作方法的理解,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2、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体味文章立意、选材、布局、表达的语言特点,发现写作方法,总结写作规律;在学课文时,实践作文相关知识及鉴赏的方法,提高课文的学习效率,这也是需要研究的。
3、通过加强读写结合的教学实践,教师的教学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语文教学中总结出实施读写结合的策略方法,形成适用于教学实践的读写结合教案,同时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综合素养也能得到全面提高。
 
四、研究内容
根据上述研究目标,本课题主要研究如下内容:
1、对学生语文素养和读写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自的地位与意义都颇为关键与重大。但从对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现状调查和情况分析来看,无论是教师、学生、教材还是教学层面都存在着大大小小的问题。平时注重阅读教学,忽视写作教学,学生怕写作文,不会写作文,写不出好作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严重脱节。针对语文教学现存的问题,我们提出要在教学中加强读写结合。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的关系使得读写结合教学有着自己独特的意义:在读中积累,以读促写;写然后知困,以写带读;读写并行,共同提高。
2、对读写结合教学的基本含义、基本理念、价值追求和重要意义的文献研究。通过对读写结合的理论学习和思考,正确把握其特点和精神,为构建读写结合的教学提供指导,着力探寻读写如何结合,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策略,并付诸实施,最终总结一套可供借鉴的途径和方法。
3、探讨读写结合的新策略。读写结合的教学研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颇为常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的不多。初中语文教学中同样需要加强读写结合,在充分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发掘可的因素,设计读写环节,读中导写、以读促写。
1)拓宽教学时空,可以课前读写,课中批注仿写,课后续写或写读后感,单元习作,读写周周练,假期读写等,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积累创新能力。
2)阅读教学中抓住教材侧重点渗透写作技巧,欣赏阅读片段帮助学生领会写作技巧,运用仿写、续写、改写、阅读心得等多种写作训练方式练习写作,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向写作能力的迁移。
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课外的有效的读写结合策略,用师生自己的心智和独特视角去积极发掘课文(文本)中的“写”的因素,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写”的拓展、迁移与辐射,让学生在读写结合中升华情感,历练思维,学会阅读,乐于表达,从而达到读写结合、读中悟写、读中导写、以读促写的教学效果。
4、基于读写结合优化语文学习评价的研究。
1)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读写结合的理论学习和思考,提高教师发掘文本中“写”的因素,设计读写结合点的能力,通过教学实践与探讨,教师教学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
2)通过加强读写结合的教学措施,学生在读中学写,读中悟写,写作兴趣提高了,掌握了一系列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通过一次次读写结合的迁移和实践读写能力在原有基础之上进一步优化和提高,达到1+1>2的效果。
    
五、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采用问卷、访谈、测试等形式对“初中生怕写作文及写作能力不足”这一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分析其原因。 
2、文献研究:通过搜集和分析相关的文献资料,形成对本课题的有关概念的认识与思考,寻求理论层面的支持,构建理论框架。同时搜集优秀教师的研究成果、教学经验,及时了解同行的研究动态和特色,从而不断调整本课题的研究策略。
3、行动研究:研究语文《课标》,确定初中学生语文写作要形成哪些能力,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训练。利用写作课循序渐进地开展多种读写结合写作训练,教给孩子读写结合的技巧,同时在评讲过程中不断总结得失,逐步提高学生各项写作能力。
4、范例研究:基于一个个读写结合的教学设计或写作教案进行研究探讨,进行教学实践探索,最终整理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读写结合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
 
六、研究计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2014.1—2014.2
组建课题组,讨论分工,组织收集相关资料,写好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
第二阶段:文献研究(理论研究)阶段
2014.3—2014.4
学习相关理论材料,进一步讨论课题方案和计划,做好申报、立项完善工作。
第三阶段:行动研究阶段
2014.5—2016.10
基于各年级备课组,对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进行交流和探讨,发掘文本或教学中“写”的因素,设计读写结合点,每个月设计1-2篇读写结合教案,有意识地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读写结合。可以是在课前,或是课堂教学中,抑或是课后的学习中;可以是围绕教材上的课文,也可以是整合以前学过的课文,甚至是课外的内容,只要切合读写结合教学主题,都可以为我们所用,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实践,经讨论总结,逐步摸索出“读写结合教学”的内容选择、有效推进的方法。
第四阶段:分析总结阶段
2016.11—2016.12
 
整理课题研究的各方面材料和成果,写好结题报告,做好结题验收工作。
 七、预期成果(理论成果,实践成效)
     通过本课题研究,教师的理论水平、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等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升。课题研究使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法不断更新,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理论和经验也不断丰富,能结合教学实践撰写科研论文,写出质量较高的科研论文获奖或发表,能开设好读写结合教学的示范课和研讨课,最终整理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读写结合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
通过教学中加强读写结合,学生的阅读与写作兴趣明显增强,写作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读书方法和写作方法,坚持课外练笔,养成了做读书笔记和写日记的习惯。学生具有了较强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语文学习的成绩得以提高,写出的作文水平得以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得到普遍提高。
  
八、推进措施(推进本课题顺利进行的具体措施)
1、在课题研究中加强读写结合教学的理论学习,为读写结合的教学提供指导;
2、制定课题实践计划,每学期落实安排2-3次研讨课;
3、在教学实践中加强读写结合,在交流和研讨中不断调整研究方向和内容,以保证课题的成功实施。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雪堰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城路189号 邮编:213169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