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成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已结题课题>>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活动动态>>毛晓芳公开课
毛晓芳公开课
发布时间:2016-12-1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毛晓芳

   

《明天不封阳台》(简案)
雪堰初级中学      初二语文      毛晓芳
【教学目标】:  
 1、自主阅读课文,感知“我”对封不封阳台的态度变化及其原因。
 2、品读课文中描写和议论语段,体会把握记叙中结合抒情和议论的写法。
3、引发我们对“人与自然”问题的思考,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感知“我”对封不封阳台的态度变化及其原因;
 2、品读课文中描写和议论语段,体会把握记叙中结合抒情和议论的写法,把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主旨。
【教学设想】:
1、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积累文中的生字词并了解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材料。
2、通过赏析描写和议论句,体会把握记叙中结合抒情和议论的写法。
3、组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揣摩鸽子的心理,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我做起,保护自然,保护动物。
【教学过程】:
一、 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把握内容主旨
1、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
 积累重要词语;
 ② 交流:对于封不封阳台,“我”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相对应的原因各是什么?请结合有关语句来谈谈你的理解。
(小组内交流预学案1-2,完善思考,全班展示)
三、 品读课文,体会叙议抒情
1、鸽子的出现让“我”改变了封阳台的初衷,这是一只怎样的鸽子呢?请勾画出描写鸽子的语句,并作简要赏析,说说课文是怎样描写鸽子的。
2、课文中不管是叙述、描写还是议论,都带给我们深深的震撼,请你选择有感悟的1-2处,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说说你的理解。
(小组合作学习,每组推荐2个代表展示小组学习收获)
四、心灵告白,引发思考
   
如果你是文中那只受伤的鸽子,你是不是想对我们说些什么?尝试以鸽子的口吻,来表一表它的心声。比如在“瞪大惊恐的眼睛望着我们”时;“伏在蛋上,眼睛紧紧盯着我们”时;在我们的阳台上养好了伤,用那“温和的眼睛”看向我们时……(100字左右)
(写一写,说一说,评一评)
五、保护动物,你我行动
    文中的儿子见到受伤的鸽子,帮它做窝,准备晚餐,文中的“我”也以不封阳台来表明他要与自然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那你呢?你会以怎样的行动来表明你的这种思想呢?
六、课后行动
    把爱护自然造化和有益生命的意识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
    保护自然,爱护动物,你我躬亲!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设计
                  毛晓芳     2016、3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情感美和意境美。
2、品析诗歌,感受诗人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和伟大品格。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理解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感受诗人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和伟大人格。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秋词》导入
师:同学们,七年级时我们学过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一首诗《秋词》,一起来读一读。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师:这首诗一反悲秋格调,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受和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精神。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一首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师:同学们,通过课前的预习,请你来谈一谈对题目“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理解。
——这位同学预习时很细心,能有效运用课本的资源,他为我们找到的文下注释?的内容。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回洛阳任职,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一首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禹锡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于是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酬,这里是以诗回赠的意思。见赠,是送给我的意思。
 
二、初读诗歌,读出节奏:
1、自由读后个人读
2、评价读,你认为怎样读才叫读好一首诗?
学生:? 处理好节奏   抑扬顿挫
      ? 抓关键词进行重读,有感情投入和表现
师: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一般可以按四三拍或二二三拍、二二二一拍、二二一二拍。请同学们试着划一划,读一读。
示例: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或: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学生活动: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以一定的节奏感,读出抑扬顿挫的语调。
 
三、赏诗诗歌,读出感情:
师:这首诗读过多遍,大家觉得这首诗重在写景还是重在抒情?---抒情
1、结合文下字词解释再来读读这首诗,从前两联诗中各找一个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词语,联系整句诗的意思说说自己对它的理解。
(小组讨论学习)
交流:“凄凉”:贬居之地一片荒凉,诗人内心感到凄凉。
     “弃置”:诗人被朝廷抛弃了二十三年之久,内心感到伤感悲苦。
     “怀旧”:“空”:诗人怀念旧友,吟着向秀写的《思旧赋》,但又不能与旧时好友相见,甚至有些好友已遭朝廷迫害,也只能是空吟而已,隐含诗人统治者迫害旧友的愤懑不满。
     “翻”:能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痛苦、惆怅失落之情。“翻”是反而、却的意思,本来回到家乡应该是倍感亲切与熟悉,可是刘禹锡被贬在外二十三年之久,回到家乡就像故事里那个烂掉斧头的人,已无人相识,真是恍如隔世啊,流露出惆怅之情。
    (师板书:前四句诗的情感、语调:凄凉、悲苦;悲愤、惆怅--低沉)
      齐读前四句诗,读出诗人心中的感情。
 
师:诗人此时的的心中是伤感的,落寞的,他把自己看作是什么?
        ---“沉舟”“病树”
师:但诗人是否只看到了伤感的一面,他又是如何看待“沉舟”、“病树”的?
2、你如何理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
(可以联系诗意和刘禹锡的生平资料作思考交流。)  
 资料:刘禹锡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他曾在另一首酬答白居易的诗《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中写道:“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唐宪宗元和十年,诗人因写《玄都观桃花》一诗,被贬到更偏远的连州(在今广东)作刺史。但他并没有屈服,十四年后,诗人重返长安,再游玄都观,回忆起旧事,又写下了《再游玄都观绝句》“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学生谈认识:
    ——这位同学说到了这两句诗的意思: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死的树木前头有千千万万棵树木竞相争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个同学还看到了自然界的新陈代谢是不变的法则,新事物总会代替旧事物,我们应该希望寄托在新生的事物上面。
——这个同学说得非常好,此时作者的感情转变为积极乐观了,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惆怅之余,更看到了新生的希望,表现出豁达的襟怀。告诉我们不论碰到什么样的困难或挫折,永远保持一颗生机勃勃的乐观向上的心态是最重要的。
——同学们讲得真好!为你们的积极主动、善于思考鼓掌!
(师)刘禹锡,一个为国家前途而遭受不白之贬长达二十几年的人,还能淡定地说出这般理智的话,可见其内心是多么的强大,多么的豁达乐观。后人对这一千古名句推崇备至,除了诗句中包含着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更重要的是他内心的豁达乐观和不屈不挠不怕打击的坚强意志。
3、到这里,最后一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也就能理解了,谁来说说对这两句诗的认识。
---这位同学说到,“今日听君歌一曲”是说今天听到你为我写的诗歌《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暂凭杯酒长精神”是说暂借这杯水酒振作精神,延续了前两句诗的积极乐观,表现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奋进的精神。
(师板书:后四句诗的情感、语调:豁达、乐观;坚定、奋进---高昂)
带着这样的感情再读后四句诗。
师:这首诗诗情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放,是酬赠诗中的优秀之作。刘禹锡此时也正值人生的秋季,但他没有悲秋低沉下去,对人生对未来表现出豁达的襟怀。正如他的《秋词》中所说“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那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精神萦绕心中,久久不能忘怀。
 
四、回读,共鸣诗人精神:
师:读了刘禹锡的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老师有感而发,也写了一首小诗,只是这首诗还没有写完,需要大家来帮我一起完成,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读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千年后你的一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轻叩我额头
   “当”地一弹
   挑起回音袅袅……
      我明白
      ———————————— 
学生:面对老去,应该释放大度、无私、宽容和坦然
 面对青春,应当获取拼搏,奋进,积极和乐观
 
五、总结归纳
刘禹锡通过这首诗感慨世事沧桑,抒发了被贬的悲愤,又表现了他对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让我们感受到他对未来充满信心,奋发昂扬,重新投入新生活的热情,以及历经磨难而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这就是刘禹锡。他的这些精神也将不断地激励我们更好地向前走。
 
六、有感情地背诵整首诗,结束本课学习。
 
七、板书: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 感情)      (语调)
           凄凉、悲苦       低沉
           悲愤、惆怅
           豁达、乐观       高昂
           坚定、奋进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雪堰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城路189号 邮编:213169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