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成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已结题课题>>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活动动态>>吴春花公开课
吴春花公开课
发布时间:2016-12-1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毛晓芳

 

《散步》教学设计
 雪堰中学 吴春花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
2. 品读课文,体会祖孙三代人之间浓浓的亲情,感受文中主人公之“孝”
3.挖掘“孝”背后的责任意识,唤醒学生的孝心,珍惜近在咫尺的亲情,培养及早尽孝的使命感
 
一、“孝”的意解:孝字相传自古今
投影金文中的一个象形符号 ,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来猜测一下,这是现在汉字中的哪个字?
是“孝”字。金文的“孝”字上半部是一个弯腰驼背、手持拐杖、白发飘飘的老人形状,下边的“子”像小孩挥动双手的样子,上下合起来就是孩子背扶着老人,老人在孩子背上享受着晚辈对他的敬重和奉养。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符号,却凝聚了咱们中华几千年尊重老人爱护老人的美德,同学们,也许你们也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过孝的宏愿,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现在我们重新审视这个字的时候,眼里陡然多了一份庄严和凝重。就仿佛看到那个孩子背着他的母亲慢慢地,稳稳地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一起走进莫怀戚的《散步》,去感悟人间至真至纯的情感——孝。
二、“孝”的故事:为人子女要孝顺
 1、检查预习——读准字音
       酷冬        一霎时       水波粼粼     分歧
2、作者简介
3、齐读课文,感知情节,体会文章感情。(建议大家用中速,舒缓的读)
(1)散步的时间:初春
(2)散步的地点:田野
(3)散步的人物:“我” 母亲 妻子 儿子
(4)散步过程中发生了:分歧
(5)散步的结果:儿子依了母亲,奶奶依了孙子。
总结:初春的田野,一家三代四口,沐浴在阳光下,辉映在菜花间,何等的的温馨,又何等的迷人,简直是一幅人间亲情的写意美画。只是,这幅画中的主角会是谁呢?(“我”)
      那么,在“我”身上你能读到什么呢?让我们把视角聚焦这位主角。
 
(教师建议;可以由“我”主角的身份引出我身上作为一个中年人的责任,什么都听我的,责任重大,先点一下,个给文后的探讨“整个世界”的含义打下基础)
三、“孝”的责任:养育之恩应图报
1、从课文故事情节中,你能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我”?给你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什么?(初识)
孝顺
2、哪些方面能看出他的孝顺呢?(学生概括)
  提示问题:
①“我”为何要领着全家出来散步?  
    明确:主要是为了母亲。              (散步的目的——为母亲)
③一家人有说有笑地散着步,可是发生了分歧,什么分歧呀?在解决分歧中你看到我的孝心了吗?你能理解“我”的决定吗?
(学生集体朗读第六段)
师:是啊,作为一个中年人,他上有父母要照顾,下有孩子要抚养,他的担子确实很重很重,同学们的理解也表明了你们很懂事。
母亲依了孙子,我依了母亲                     (散步的分歧——依母亲)
④一家四口于是在初春田野的小道上散步,悠闲,温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又是怎样的一幅画面?
“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                  (散步的结局——背母亲)
(过渡)师:一次散步,让我们看到了一颗孝心;一次散步,更让我们读懂了人间的真情。“我”的孝顺,化成了绵柔的春风,吹拂着初春的田野,感染着大地的生机!那么,仰望这位孝子,我们不禁发问:是什么促使他那般孝顺呢?请你结合课文,找出相应的语段并加以概括:“我”孝顺的原因有哪些?(是不是有更好的方式引导学生呢)
参考:第三段:母亲又熬过一个冬天,感到万分庆幸,更需要珍惜;
      最后一句:母亲和儿子是我和妻子的整个世界,可以说母亲是半个世界,“我”有责任要撑起、善待这半个世界。(对文章最后一句话做赏析,怎样赏析才到位)
板书:责任、珍惜
师:是啊,原来孝顺就是一份责任、使命,就是对幸福亲情的珍惜!
四、“孝”的期限:劝君尽力生时养(教师建议:一堂课时间紧的话,可以去掉,对前面文本的研读要多一些,深一些,把握好课内东西与课外东西的度)
过渡:1、这节课,我想和同学们追本溯源,为什么人有尽孝的责任呢?
 
参考:鸦反哺,羊跪乳。 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做人之本,孝敬父母
《孝经》开宗明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亲恩歌》
虞汝明
十月怀胎儿欲生,牙关紧闭眼睛昏。直从剪下胞衣后,再过三朝才是人。
撒得浑身尿屎来,爷娘忙把破衣揩。略无半点憎嫌意,洗涤勤劳日几回。
听但嫡儿哭一声,翻身就把手来擎。只愁伸缩惊儿觉,自己何曾睡得成。
幸得儿生两岁零,扶墙摸壁自能行。只愁跌破头和面,挂肚牵肠不放心。
六七龄时要读书,经营修脯费踌躇。现成茶饭朝朝奉,道是吾儿辛苦初。
孩提转眼已成人,食爱肥甘衣爱新。但愿吾儿知爱好,自身粗草也甘心。
如何容易得成人,费尽爷娘万苦辛。娶妇入门看习惯,暗添白发数茎新。
总结:培根说: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明之举。这个,数中国人做得最好。
2、那么,对于亲情,为什么要珍惜呢?不可以来日方长吗?
推荐毕淑敏的《孝心无价》   师配乐朗读(或学生读)
 我不喜欢一个苦孩子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为人类献身的大师?
    我也不喜欢父母重病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动,不必将个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后的期冀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
    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父母走了,遗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情。你就永远无以言孝。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
 
思考:听完《孝心无价》后,对“孝”你有哪些新的认识?      
    明确: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五、“孝”的精彩:孝顺之中自有天
      用心去观察,用心去感悟,你会发现十分平淡的生活小事 ,也包蕴着人间的真情。请用饱含亲情的笔,写下你的孝顺故事或你想对父母说的话,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交流)
六、“孝”的作业:
1、真诚行动:
      回家陪父母散散步……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孝顺长辈。
2、亲情阅读:
      推荐阅读《孝心无价》(毕淑敏)       《趁双亲还健在》(海托夫)
七、结束语:
同学们,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需要我们用心灵来呵护。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担子,需要我们每个人用责任来担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撑起一片爱的天空,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园。也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孝顺父母,让心中的爱馨香弥漫,让博大的亲情之爱历久弥坚!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雪堰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城路189号 邮编:213169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