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成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已结题课题>>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活动动态>>课题研究——吴春花
课题研究——吴春花
发布时间:2016-05-1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毛晓芳

 

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
区级课题研究活动登记表一

资料
来源
题目
《读写一体,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作者
王连奎
书名
        《初中语文读写一体》
版别
 
报刊名
 
期次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课堂教学艺术和语言的形象性、主动性。
首先,导语设计要先声夺人,起到诱发兴趣,集中注意的作用。其次,要优化教学过程,学习方法灵活多变。
二、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语文学习方法指导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革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有助于优化学习过程,提高语文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三、加强教学中“读”的训练,提高人文素养
语文教学中,搞好读的训练,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也为学生学好其他学科打好基础,从而发挥语文学科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中的作用。
 
体会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和今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语文作为基础性学科更应该重视素质教育,使其走在其他学科之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上,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提高语文素养,是每一位教师的希望,也是家长和社会的希望。
摘录人
吴春花
学校
雪堰初级中学
时间
2015 04
 
 
 
 
 
 
 
 
 
 
 
 
 
 
 
 
 
 
 
 
 
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
区级课题研究活动登记表二

教者
吴春花
学校
雪堰初级中学
时间
20151208
班级
初一3
课时
一课时
课题
《依文画景》
研究目的
加强读写结合,提高学生在描写景物时字词选择、语句表达、语段编排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我们一起学习了朱自清的《春》梁衡的《夏》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通过文字领略了四季之美,在享受美文美景的时候,同学们更该做的一件事是向这些作家拜师,通过这些优美的写景文章学习如写景。
 
二、字词的选择
   过渡语:字语是文章最基础的组成部分,有些字词平淡无奇,有些字词精妙无比。在我们学习的这些课文中,作者们是如何运用词语的,比如:
   同学来说说这些句子中,哪些词语好,好在哪里?
      1、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春》
      2、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春》
      3、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4、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夏》
      5、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夏》
      6、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一片密密厚发《夏》
 
三、语句的表达
过渡语:运用优美的形容词和准确的动词都可以为文章增光添彩,写作时候光注意字词的选择和运用还不够,我们也要注意整个语句是如何表达才能凸显文采。我们来看看作家们的语句是如何表达的:
      1、看,像牛牦,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春》
      2、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济南的冬天》
      3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夏》
      4、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夏》
 
四、语段的编排
过渡语:我们同学们的作文是有几个语段组成的,在一个语段中,同学们写到的东西有很多。面对众多的写在一个段落的内容,同学们又该怎么有条理地编排成段呢?看看作家们教给同学哪些方法:
      语段一: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                                    《春》
      语段二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心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                                  《春》
      语段三: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着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所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春》
      语段四: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象些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象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济南的冬天》
          总结:为了使我们的写作有条理,我们可以使用正面侧面相结合的写法,使用各种感官,也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都可以让我们都写作更有条理。
 
五、结束课堂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促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很精彩,有很多东西值得同学们去学习。同学们,做个写作的有心人,让我们在精彩课文的引领下努力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后记
     读写结合要把握好它们的结合点 要在品味文章重点词句是倡导学生写。一篇好的文章,作者简洁而又意蕴丰富的词句,势必要引导学生反复玩味、咀嚼,把学生带到一个又一个美妙的意境中,让学生的心与作者的心共同跳动,情感形成交流,学生必然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此时,教师要留足时间,鼓励学生说,让学生大胆地说,大胆地写,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感悟。这样,对于学生无论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还是对于提高学生的表达与写作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 
 
 
 
 
 
 
 
 
 
 
 
 
 
 
 
 
 
 
 
 
 
 
 
 
 
 
 
 
 
 
 
 
 
 
 
 
 
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
区级课题研究活动登记表三

教者
毛晓芳
班级
5
时间
201504
课题
《巧用外貌描写,鲜活人物形象》
课时
 
    毛老师的这节课堂充分体现了读写结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理念,有许多值得推广的地方,也有部分做得不是特别好的地方,
1鼓励形式单一。鼓励是激发学生求知的有效方式,课堂上,
使用语言鼓励,方式单一。今后应在此基础上使用更多学生喜欢的、能激起学生求知欲望的鼓励形式,来评价学生的即时学习情况。 
 2.展示作品过于仓促。学生有着向别人展现自己的强烈欲望,展示作品既能体现学生习得经验向实践过渡的过程,能满足展现自我的欲望,又能起到榜样示范、作品示范(或修正)的引导作用。在这一环节,毛老师做得不够充分,只展示了好的作品,有正面例证,但无反面例证,不能顾及不同能力的学生,学生得到的启发没有实
现多向性。 
    读写结合教学中,以例文作为写作的导引,可能对初始写作或入门写作或写作基础较弱的学生更为有效,而当学生已有较好的写作基础或经验时,利用例文学习写作可能就要慎用,对于这些学生则可增加样例的数量,增强样例间的变异性,从而鼓励其创新和求变。
 
 
        评课人_____吴春花_____________________(签名)
 
 
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
区级课题研究活动登记表四

 
雪堰初级中学
3
学生姓名
周博
学生认知能力及心理等分析
    从小学到初中,学生的学习环境、教学内容和方法等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学习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厌学型,认为学习上可以松驰一下,放松自己,学习缺乏压力,上课没精打采,下课热衷于娱乐活动,产生了观望、等待和停止不前的现象,学习成绩日益下降,形成了所谓学习冷漠症。另一种是学习无力型,学习方法单一,死记硬背,面对课程难度大要求高的学科产生了畏难心理,因考试成绩不佳而陷入苦恼、彷徨,从而感到失望无助,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加强读写结合这方面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等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周博同学在语文学习中出现慢慢出现了学习动力,上课能认真听讲,写作时努力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习作,学习成绩日益提高,逐渐有了学习乐趣
 
 
 
 
 
 
 
 
 
 
 
 
 
 
 
 
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
区级课题研究活动登记表五

主持人
吴春花
图书馆小会议室
时间
2015 10
活动名称
《抓住读写结合,仿写拓宽写作新途径》
 
活动人员
全体语文老师
 
立足在课堂,得法于课内,用法于作文。从读学写,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积累大量的好词佳句、精彩语段等丰富的语言材料,久而久之,就可以内化为自己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做到读写结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结合点入手:
 
一、仿写  
1、仿句子,锻炼学生运用语言的基本功。  
句子是课文的基本构件,是课文主题的基本载体,是阅读教学的着力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课文中用词准确、刻画生动、描绘形象的句子,比喻恰当的句子,比拟形象的句子,排比手法运用恰如其分的句子,关联词使用得当的句子并及时加以揣摩、仿造,引导学生从仿写中发现和掌握各种句子的词语搭配关系以及句式的特点,锻炼学生运用语言的基本功。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要求学生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一句练习仿写,他们却联系生活写出了许多生动有趣的句子。如一位学生这样写道:“书的力量是不可估算的,不必说它可以启迪我们的智慧,也不必说它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单是它带给我们无穷无尽的乐趣,就足以让我们对它爱不释手。”  
2、仿段落,提高学生构段的能力  
阅读教学中,我们做教师的要善于寻找课文中在遣词造句、表现手法、语言风格、布局谋篇等方面有特色的精彩语段,引导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内容的,总结文章的写作特点,感受语言魅力,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仿写训练。从段落的仿写中让学生积累应用人物肖像、心理、动作、对话以及自然环境等方面描写的词语,进一步夯实学生的语言基本功;从段落的仿写中让学生掌握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制造悬念、引人入胜,写景状物、渲染气氛等作文开头形式;从段落的仿写中让学生掌握篇末点题、提升思想,反照前文、首尾呼应,提出问题、发人深思,戛然而止、令人回味的结尾技巧;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雪地捕鸟的描写,既生动又实在,连用的系列动词突出了百草园的“趣”。因此,笔者扣住“趣”来启发学生,教他们从课余的游戏中寻找“趣”,如“钓鱼”“捉蝴蝶”、“荡秋千”等等,再用准确的动词表现“趣”。如一位学生在“钓鱼”的片段中这样写道:“钓鱼看似容易,其实困难,它需要一定的耐力和毅力,你是急不得的。来到鱼塘边,首先要把准备好的鱼饵撒向鱼塘,这是定位,是把鱼引过来,这样才容易钓到鱼。随后他把鱼网放进鱼塘里,尖尖的网柄插在泥土里。再把和好的面搓成一个小球挂在鱼钩上做鱼饵,同时把鱼钩往鱼塘的远处一抛,就开始钓鱼了,不过性子别那么急,钓鱼得有耐性。你要便席地而坐,静静地等待着鱼的上钩……”这样,学生的仿写就成了自身游戏过程的描述与范文片断的模仿,形成了自己经历与他人经验的统一,从而增强了感受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3、仿思路,增强学生布局谋篇能力。  
章的写作,根本问题在思路,能不能写好在思路,能不能写快在思路。“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去模仿、借鉴作者的思路,培养自己的写作思路,掌握写文章的“格”。从文章的整体上看,文章的行文思路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三步式”,即作者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谋篇布局;一种是“二步式”,即作者按“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组织篇章。就文体而言,有说明、记叙、议论等,每一种文体都有自己的“格”。比如记叙文的选材非常重要,要准确、新颖;布局上通常按“倒叙——顺叙”或“顺叙——插叙——顺叙”的方式组织材料;表达方式以记叙、描写为主,要细腻生动,以情感人。而议论文的论点则是关键,要准确、深刻;布局上通常有“起承转合”、“引议联结”、“引驳立结”几种形式;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即使是举例中的叙事,也要以概述为主,重在以理服人。在谋篇布局上,记叙文通常按顺叙、倒叙、插叙的形式安排。议论文则多为起承转合、引议联结、引驳立结几种。我们平时只要严格按照文体要求进行训练,熟练地掌握每一种文体写作的“格”,写作时,就可以借范文之“格”,循规为圆、依矩成方,进而轻松愉快地进行表达实践,平时作文的那种杂乱无章、言之无序的现象也就避免了。  
4、仿技法,增强学生的表现技巧。  
古语云:“文似看山不喜平”,好的文章从来都不是平铺直叙的,往往通过各种写作技法使之腾挪跌宕,引人入胜。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对那些结构上让人无法释手,语言上给人美感的文章细心体味其写作技法,变他人经验为自己经验,变他人的技能为自己技能。只要认真挖掘,就不难发现教材中有很多借鉴点,如《变色龙》中对比的运用,《藤野先生》中的明暗两条线索,《与朱元思书》、中以声写静的反衬手法等等,通过分析、体味,让学生尝试模仿。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抓住“以‘背影’为线索表达深厚父爱”的方法,要求学生写一篇“母爱”的文章。有位学生这样写道:“曾经是那样温柔的手突然间给我的感觉却不柔软了,仔细一看,原来母亲的手已经结满了老茧,啊,这曾经抱起过我、喂养过我、搀扶过我的双手啊,在岁月的流逝中变化着,留下的不仅仅是皱纹,更是劳作的深深的印痕啊!”  
 
 
 
 
 
 
 
 
 
 
 
 
 
 
 
需要注意的是进行仿写训练,应选准范文的仿写点,注意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注意读写结合上的作文渗透,这样才能使学生吸收前人的经验化为已有,促使知识迁移的能力,从而更好地促使阅读,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循环。  
 
 
 
 
 
 
 
 
 
 
 
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
区级课题研究活动登记表六
_________2015______ 学年第_____ 学期课题活动总结

姓名
吴春花
课题名称
《初中语文加强读写结合》
本学期课题工作回顾
本学期我们每位语文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我们组织了同组共研讨课活动,在有限的时间里吃透教材,分工撰写教案,以组讨论定搞,每个人根据本班学生情况说课;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公开轮说,反复听评,从研、说、听、评中推敲
完善出精彩的案例。
 
 
 
 
在教学中自然地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糅到一起,由读句写句,到读段写段,到读篇写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读写结合。这样的教学,有助于读中借鉴从读学写;在教学中提供程度适合的范文,学生学有榜样,便于模仿,逐渐由仿到创;安排大量的读写训练,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表现的机会。实验做到读写同步,以模仿为桥梁,以片断训练为重要手段,符合学生心理特点,满足学生心理
需要,因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
 
 
存在问题
 
过程性资料整理不够到位,课题研究课的反思不够深入,撰写相关论文篇数不够多。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雪堰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城路189号 邮编:213169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