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一、欣赏儿歌,切入课题
(多媒体播放:一个枣核大不大?一间屋子盛不下/一个枣核小不小?一间屋子盛不了)
师:同学们,这首趣味盎然的儿歌是不是让你浮想联翩了呢?又会有哪些问号在你的脑海里掀起小小的浪花?举手说说吧。
由此引入萧乾先生的《枣核》(随机板书课题、作者)
二、用心朗读“枣核”,感知内容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然后完成下列问题
(多媒体展示:①“旧时同窗”为什么在分别近半个世纪之后,“再三托付我为她带去几颗生枣核”,她想做什么?她为什么要这样做?
②请用横线画出文中含有“枣核”或“枣树”的句子,说说作者是怎样围绕“枣核”展开故事情节的。)
并示范:在第一自然段“一位旧时同窗寄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她带去几颗生枣核”下画横线,将此情节概括为“要枣核”并板书。然后引导学生完成接下的情节梳理。
过渡到在本文构思上,你会有怎样的发现?(一线串珠、巧设悬念)
三、用智美读“枣核”,品析语言
过渡:同学们,这篇叙事散文不仅以巧妙的构思取胜,它令读者赞不绝口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看似平淡的语言却饱含海外华人的恋国情浓那么,“我的旧时同窗”浓郁的思乡之情是怎样在她的一言一行之中细细呈现出来的?
请自由美读课文,在值得品味的好词下加小圆点、好句下画波浪线,然后选择你个人最受触动的一处进行简要旁批。
(学生放声自由美读,圈点批注教师巡视进行个人点拨学生举手发言)
四、用情齐读“枣核”,深悟主题
过渡:在弄懂了“枣核”的奥秘之后,“我”对于“旧时同窗”索种枣核的行为给予了怎样的评价?
(多媒体展示:在得知“旧时同窗”索要“枣核”的真相后,面对她的“枣核情结”,作者给予她怎样的评价?请在相关段落前画“☆”号,并尝试着去品味其中的深刻内涵)
(学生进行标注)教师先请男女生分组大声朗读,然后交流对这段话的理解。
【教师板书:议枣核】
教师边提问边引导,为帮助学生理解并出示作者萧乾的介绍(蒙古族人,燕京毕业;一专多能,爱国情怀)
[板书:华夏儿女,爱国情深]
回归“枣核”,再次齐读第十一段。
(学生动情齐读最后一段)
[板书:以小见大]
小结:在刚才的学习过程中,我相信同学们至少已有两个收获:一是本文的语言质朴却富含深情,二是作者构思上的独具匠心让人佩服综合全课,我还想送给同学们一个小小的礼物,那就是了解阅读一篇叙事类散文的一般步骤:知背景、理内容、悟主题、品写法
五、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走近萧乾,走近《枣核》,我们被深深感动着“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这几粒小小的枣核太大了,一间屋子盛不下,一个大海盛不了,一片天空同样盛不了,因为枣核里承载的是华夏儿女用拳拳爱国心和浓浓思乡情酿制的仙露琼浆,枣核里跳动的是一颗永远不变的“我的中国心”(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让我们在熟悉的旋律中用歌声向古今中外所有中华民族铁的脊梁致敬,同时为祖国美好的明天祈福。
六、课后学习
选做(任选其一):
1、如同枣核一样,很多物品也会寄托着我们队故乡的情感,在你的记忆中,又有什么会勾起你对故乡的思念呢?请选取一个物品写一段150字左右的文字。
2、以“故乡的味道”为题写150字的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