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成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已结题课题>>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活动动态>>课题研究——毛晓芳
课题研究——毛晓芳
发布时间:2016-05-1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毛晓芳

 

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
区级课题研究活动登记表一

资料
来源
题目
读写结合的理论基础
作者
黄伟
书名
《江苏教育》
版别
教育
报刊名
《江苏教育》
期次
201323
 
 
 
 
 
 
 
   “读写结合”有其深厚的理论依据,其理论依据并非唯一,但最基本的原理是迁移理论。迁移理论为读写结合提供了理论支撑,迁移理论背景下的样例学习为读写结合提供了实践路径。
  样例学习理论启示我们:读写结合的可能性在于,读文与写文具有相同的结构特征。由“读”可以获得一类文章的认知结构,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一套文章的结构图式,这种结构图式可以与写作形成映射关系,成为写作时的“先行组织者”。 
依据这一迁移理论,读写结合的教学所寻求的是:
(1)通过精读细读以及评点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进而言之,在读写结合教学中,阅读就是要从“读出什么”导向“怎么读出”、从“写出什么”导向“如何写出”;
    2)在读与写的结合中最重要的是寻找读写之间共用的过程性知识,读写隐含的共用的过程性知识越多则迁移效果越明显。读写结合中的读所要追究的重点不是该文所写的内容这样的陈述性知识,而是阅读的文本行文“过程”,即形成该文的形成性知识。 
    这一研究结果提示我们:读写结合教学中,以例文作为写作的导引,可能对初始写作或入门写作或写作基础较弱的学生更为有效,而当学生已有较好的写作基础或经验时,利用例文学习写作可能就要慎用,对于这些学生则可增加样例的数量,增强样例间的变异性,从而鼓励其创新和求变。在此笔者建言:读写结合可以大体分为三步:对于写作初学者可运用单样例引导,以实现同化性迁移;对于写作较有基础者可以使用多样例和差异性样例引导,以实现顺应性迁移和重组性迁移;对于写作水平程度较好者最好鼓励他们寻求综合化的读写结合,以实现重组性迁移和求变创新。 
 
体会
通过迁移理论和样例学习,可以有效沟通语文学习中的阅读和写作,以读导写,以读促写。针对不同语文写作水平的同学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实现了分层教学,更整体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摘录人
毛晓芳
学校
雪堰初中
时间
20153
 
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
区级课题研究活动登记表二

教者
毛晓芳
学校
雪堰初中
时间
201512
班级
初二6
课时
1
课题
《明天不封阳台》
研究目的
1、品读课文中描写和议论语段,体会把握记叙中结合抒情和议论的写法。
2、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的方式来书写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一、初读课文,把握内容主旨
1、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交流:对于封不封阳台,“我”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相对应的原因各是什么?请结合有关语句来谈谈你的理解。
 学生展示:第1节:“明天要封阳台”
      原因:“可以阻隔住城市的喧嚣,开辟出一块活动的空间。”
      第7节:“明天还封阳台吗?”
      原因:出于让鸽子有一个安身立命之所的善良愿望,也从人和自然关
            系的角度引发思考。
      第13节:“明天先不封阳台”
      原因:“为了可爱的鸽子不受到惊扰,为了儿子能有一个新结识的朋
             友,也为了它带给我的那一片恬淡和谐的思绪。”
2、你认为课文中作出不封阳台的决定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
二、品读课文,体会叙议抒情
1
、鸽子的出现让“我”改变了封阳台的初衷,这是一只怎样的鸽子呢?请勾画出描写鸽子的语句,并作简要赏析,说说课文是怎样描写鸽子的。
2、课文中不管是叙述、描写还是议论,都带给我们深深的震撼,请你选择有感悟的1-2处,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说说你的理解。
(小组合作学习,每组推荐2个代表展示小组学习收获)
学生展示:
描写鸽子的语句有:
第3节:“果然见一只鸽子蜷缩在书架底下,正瞪大惊恐的眼睛望着我们。”
第4节:“这不是一只名贵的鸽子……
第8节:“鸽子见我们没有伤害它的意思,重新安静下来,它伏在蛋上,眼睛紧紧盯着我们,目光是那样令人怜爱”
第12节:“那咕咕的叫声,那带血的翅膀不正在向我们倾吐着什么吗?
课文抓住鸽子“蜷缩”的动作,“惊恐”的眼睛、“咕咕”的叫声、带血的翅膀来写,突出了鸽子的特征,简洁而传神。
 
对鸽子的描写,抓住特征,简洁而传神;对草原景象的描写,生动而传情;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议论,精辟而富有哲理。叙中有议,使叙更有意义;议中有情,使文章更有感染力。(课文中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在记叙中结合抒情和议论,这在我们的写作中也是值得借鉴的。)
 
三、心灵告白,激发想象
1、如果你是文中那只受伤的鸽子,你是不是想对我们说些什么?尝试以鸽子的口吻,来表一表它的心声。比如在“瞪大惊恐的眼睛望着我们”时;“伏在蛋上,眼睛紧紧盯着我们”时;在我们的阳台上养好了伤,用那“温和的眼睛”看向我们时……(100字左右)
2、假如你是爱鸟协会的一员,你将对文中的鸽子说些什么?请畅所欲言吧!
(先动笔写一写,再全班交流分享)      师生互评
     ( 害怕、惊恐……    希望……     感谢…… )
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通过鸽子的告白,我们感受到鸽子也渴望与人和平共处,渴望得到人们的爱护,我们要爱护的不仅仅是一只鸽子,更要爱护所有的自然造化,爱护一切有益的生命。
 
四、课后读写,深化主题:
结合阅读的“人与自然”关系的书籍和身边的想象,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的方式写一写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教学后记
   
通过阅读课文对鸽子的描写性语言和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议论性文字,同学们对人与自然和谐与否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和认识。第三板块设计的心灵告白让同学们写一写,说一说,使同学们从自身体验出发,更融入文本,能更好地理解和体会课文主旨。课后的读写延伸,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来写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既训练了课文的写法,又深化了课文主旨。
这一课的读写结合也可以与本单元其他课文的内容或与单元的主题写作的方法结合起来进行读写训练。
 
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
区级课题研究活动登记表三

教者
吴春花
班级
初一3
时间
2015128
课题
《依文画景》
课时
1
   
    吴春花老师在12月份上了一节关于“读写结合”的研讨课《依文画景》,围绕七年级第四单元的课文内容整合出一些写景方法,从而来指导学生写好写景类的作文,这属于单元读写整合,通过重视教材的示范作用,使学生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的理解。让学生在理解了课文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内容之后,通过仿写实践,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写作方法的理解,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吴老师从《春》、《济南的冬天》和《夏》的写法中整理出字词的选择、语句的表达和语段的编排三大块来指导教学,从一个词语到一句话到一段乃至一篇文章结合学生之前写的写景作文,或自我赏析和评价或小组互赏互评,让学生从学习到实践,再从实践到学习,在交流和评价中提升自己的写作表达水平。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急欲倾吐自己作文中用得好的词语、写得好的句子,再辅之以一定的修改提高,学生写景状物聚会得心应手,为今后整个写景作文能力的锻炼和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课人___________毛晓芳__________(签名)
 
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
区级课题研究活动登记表四

 
雪堰初中
初二6
学生姓名
李金兰
学生认知能力及心理等分析
   学生一直以来不断学着一篇篇文章,更多的是从内容上认识,很少从写法上认识,所以学生对文章的篇章写法不甚了解。另外我们的教学要么教科文,要么教作文,很少边学边写,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所以也欠缺从课文的写法认识到写作的方法实践的迁移训练。
        
     李金兰是一个爱好阅读的学生,由于缺少写作的系统训练,也缺少了点成功体验的刺激,对于写作文她并不积极。之前我更多的是教完一个单元的课文进行一次写作指导和训练,从审题开始,继而选材,打草稿,修改,写上来的作文到批改完,也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而对学生的习作都是延时评价。这样他们就很难及时品尝到习作成功的快乐。但自从阅读课中引进了写作环节,随阅读进行的小练笔,因篇幅较小,动笔的时间短,不少练习在课堂上就能完成,课堂上学生的及时交流就能使他们的习作情况得到及时反馈,教师也就能及时作出评价,这样,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感受到习作成功带来的喜悦,从而调动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李金兰同学亦是如此,她每次在课堂上写的小片段,在交流中不断得到肯定和表扬,写作积极性不断提高,写出的作文也是也来越有水平。
 
 
 
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
区级课题研究活动登记表五

主持人
吴伟
教师阅览室
时间
20155
活动名称
评价《巧用外貌描写,
      鲜活人物形象》
活动人员
全体语文教师
   
关于人物的描写,大家教的很多,但从所读到所写,却很少有联系起来的,所以读是读,写是写,平时的课文阅读教学很难对写作起来多大的帮助,学生写作面对题目也是无从下手。但毛老师这堂写作指导课(也叫读写结合课)很好的引导学生把从平时所读中学到的方法用于写作实践中,让学生有法可依,写起来就会顺手多了。本节课中学生受益匪浅,写作文也不怕了,我们听课的老师也是很有启发,教作文也不拍了。
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优化外貌描写第一招“抓特征,展个性”中“工笔细描法”和“神态法”的表述值得商榷,这里的表述和分类是否可以更优化些?
 
 
 
 
 
这节课的示范作用很好,不管是对学生的写作还是老师的教学,这样的课例以后要多多开展,不断研讨提高。
 
 
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
区级课题研究活动登记表六
_______2015_________ 学年课题活动总结

姓名
毛晓芳
课题名称
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
本学期课题工作回顾
1、学习了关于“读写结合”的相关理论和教育教学策略。
2、开设两节课题研讨课。
3、平时在教学中也有意识地找准读写结合点,每课设计1-2个读写结合环节,在教学实践中加强读写结合,以读导写,以读促写。
4、围绕课题研究谢了一些教学反思和课题论文。
 
 
 
    自语文组的课题立项以来,2014年我开设了一节以朱自清的《春》为范例来学习写景作文的读写结合研讨课,给组内其他老师做了一个示范,20154月,又从如何写好人物的外貌,以课文中一个写人单元的文章为载体,习得写法,迁移写作,虽说只是片段,但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加强读与写的联系,学生写起来流畅多了,各种人物描写方法也能综合运用,甚至笔下的人物形象也鲜活起来了,可见我们的教学只要有实实在在的引导和实践,一段时间下来,学生总会有提高的。在我的引领下,组内其他老师也开始在教学中加强读写的结合,尝试读写结合课的设计与教学,今年12月,吴春花老师就以某一写景单元的文章为载体开设了读写研讨课《依文画景》,教给学生如何写好写景类文章。课题研究中课内阅读的读写结合范式正在不断形成,也整理出了不少读写结合的案例和教案。
 
存在问题
 
读写结合的教案还没形成系列化;
在教学实践后反思提高的空间还有待提升;
课题研究的论文太少。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雪堰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城路189号 邮编:213169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