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的实用方法
雪堰初级中学 吴春花
读写结合常用“以读带写”和“以写促读”两类方法。“以读带写”,即指导学生把从阅读中习得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表达中去。“以写促读”,即让学生根据要求先写作文,然后在教师的指点下,带着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对照着学习课文。为提高读写结合的实效性,通常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模仿法
语言学习总是从模仿开始的,要模仿写和说,日积月累,丰富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精彩之处、具有示范作用之处等,组织学生进行句子仿写、片断仿写、选材模仿、组材模仿等训练,既帮助学生学习、积累表达的形式、知识和方法,又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以从观察、分析、立意等方面引导学生模仿。如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可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二题,设计课内练笔: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仿写一段话;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三题,布置学生记叙一次活动,用一系列动词准确描述活动过程。
2、扩续法
指导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经历,展开联想、想像,进行扩写、续写、补写等训练。一方面,可以从学生的练笔中了解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状况,调整教学设计;一方面,可以借此培养学生的联想、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如,教学《最后一课》,可以设计续写练笔:以《下课之后》为题,以小弗郎士的口气续写他当天课后发生的事情。
3、变通法
以课文为依据,组织学生进行改写练习。不仅可以进一步熟悉文章内容和思想情感,也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表现方法等。如教学《最后一课》,让学生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三题:“试以韩麦尔先生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从上课到下课部分的内容。”再如,将《钱塘江春行》改写成一篇记叙性的文章或写景类的文章。也可以根据课文,进行简要复述或缩写练习,帮助学生把握主要内容的同时体会概括叙述与详细记叙之间的区别和各自的作用等。
4、延伸法
凭借课文,引发开去,写话题作文、材料作文或其他。这样做,既是为了达成阅读教学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还是学生练习表达的好时机。比如学生从《从三到万》一文中学习了从一个故事引出论点的写法,就要求学生仍以《从三到万》这个故事为材料,看看还可以从哪些角度拟出论点。有的从富翁这个角度拟出了“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凡事应三思而后行”的观点,有的从老师的角度拟出了“为人师者应对自己的学生负责”的观点,有的从富翁儿子的角度拟出了“浅尝辄止害自己”、“简单的类推必然导致失败”的观点,也有的拟出了“这个故事到底讽刺谁”这一观点。这样,整篇文章教完,受到的就是读(包括听)、写(包括说)、思维三位一体的训练,既有模仿借鉴,也有延伸与创新。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古人对读和写的辩证看法,说明了“读”对于“写”是多么的重要。大文学家鲁迅也对自己一生写作生涯作了经验总结:“文章应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的。”实际上鲁迅先生在此指出了读与写的密切关系。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注重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只有引导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作文中去,才能抓住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