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成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已结题课题>>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活动动态>>课堂阅读教学的读写结合--毛晓芳
课堂阅读教学的读写结合--毛晓芳
发布时间:2014-12-2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毛晓芳

课堂阅读教学的读写结合

毛晓芳

阅读和写作一直是紧密联系,息息相关。读是为了更好写,写是为了更好读,读中有写,写中有读,以读带写,以写带读,使读与写相互结合,才能相得益彰。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深钻教材,抓准读写训练点,明确训练内容。我们各年级组的教师在每单元教学前都会安排不同形式的集体备课,责任到人,每人一课,具体分析、设计读写结合的训练点和训练形式,然后在每一堂语文课上,根据课文的特点逐一加以落实。

1、课前读写打基础

平时我们的语文教学之前都会让学生预习,我们可以设计让学生写初读课文的“发现”“收获”“共鸣”“美点推荐”等,每个学习小组推荐一人在课前五分钟展示交流,这样教师一方面也了解了学生自学这篇课文的情况(即学情),可以有的放矢地调整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效果,同时也是让学生有一个体验自我成功的平台,从而激励他们更好地学习语文。

圈点勾画是读书的一个好方法,评点批注是学生在自主状态下用恰当的文字与文本进行的一种创造性对话,我们也可以布置学生写课前随文批注,边阅读边思考边批注,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好习惯,更为课堂学习和讨论作了充分的准备。 2、课中读写来提升

课堂上我们可以让学生在预习时随文批注的基础上进行完善,把课文批注进行到底,我总是在课堂上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们写批注,人的灵感有时像流星一样一闪而过,我教会学生用笔记录自己的思想,也使他们逐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我发现,学生不只是在批注文章,也是在批注自己的思维,批注自己的个性,批注自己的感受。在批注式阅读中,丰富了学生们的情感体验,使读书成为一种精神需求,使学生们的个性得以飞扬。

除了读写批注,还可以是仿句仿段写、表达方式变换写、想象补白写、共鸣交流写等等不同形式的读写创新。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让学生仿照“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写一段话,学会把握事物的特征,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愿;又如以小弗郎士的身份在“最后一课”说一段内心独白,以此把握人物形象,深入理解课文主旨;再如学习《往事依依》,知道了写一个人物要抓住能表现人物特征的细节,语言如何才有感动人的力量,课堂上让学生写一个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老师的片段进行课堂练笔,效果很好,课后有必要的话还可以把它们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这样的读写结合,学生能真正地去感受文章,理解文章,欣赏文章,又能为自己积累一些写作的知识和技巧,真正做到以读带写,读中有写,活学活用。又如朱自清《背影》通过父亲的背影,用朴素的语言通过简单的事件,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感人肺腑的伟大父亲形象,让学生同样也写一篇《我的父亲》,选取生活中的小事,写出发自内心的,试着抓住父亲的一个眼神或一个动作来展示父亲,真正做到以情动人。让学生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感悟生活,从生活的点滴中选择好的立意,发现生活的美,以便使自己文章内容真正来源于生活,而却高于生活,而不是形同虚设的“空中楼阁”。 

3、课后读写促延伸

学完一篇课文如果戛然而止,对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必然是不利的,所以课后的二次读写也是极为重要的。我们苏教版每一篇课文后都有“课后探究与练习”,我们可以借助这一板块设计课后读写训练。既是对课文理解的深入,也是对课文写法的巩固创新。我们可以采用续写、改写、比较读写、课后心得等方式展开。如学完《皇帝的新装》后,我要求学生展开想象续写后面可能发生的情节。学生围绕皇帝和骗子的性格形象展开描写,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还运用了夸张、讽刺等童话的手法,深刻体会到了童话的魅力,完成并延伸了本单元的读写训练点。如教完《最后一课》,设计练习“试以韩麦尔先生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从上课到下课部分的内容。”这不仅可以进一步熟悉文章内容和思想情感,也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表现方法,启发了学生思维,使读写训练深刻化。我们还可以在学完课文写一写学后心得或是评议性文章,抑或与其他同类或同作家的文章进行比较,进行比较读写,这不仅是对课文的巩固加深,也是对思维的进一步延伸。比如学完邹韬奋的《我的母亲》,推荐阅读老舍的《我的母亲》,两文比较,写写评议性作文;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自己写一篇《我的母亲》,不管是模仿写的还是创造性写的,都是很好的读写训练,然后与课文比较,让同学评议,这也是一次才华的展示,一次成功的体验机会。

读写结合,随文练笔,在读的基础上写,让学生能够深入的理解课文,体会文中用词列句的精妙之处,同时也给学生的写作提供了范例和模仿的对象,让学生在理解了读的意义以后再动笔,才能真正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阅读是作文的基础,作文是阅读的继续和深化,读写结合是学用一致在语文教学中的表现;如果让“写”的活动进入课堂,将读、学、写贯穿到阅读教学中去,促进知识的迁移,那么,将会很好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雪堰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城路189号 邮编:213169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