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小结
武进区雪堰初级中学 张静平
新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为了更好的贯彻这一理念,激发学生阅读书籍的兴趣;提高学生思考和写作能力,在实验中,我注重在教学中运用“读写结合”,让学生在多读书,在读中感悟,在阅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勤于思考,把自己所感所想随时记录下来。我重点锁定课堂教学这个阵地,展开课题研究。回顾课题实验工作,现作课题小结如下:
一、制定研究计划,保证研究工作正常开展
研究初期,根据校课题方案,结合学校语文教学实际制定了课题方案实施计划,明确了研究的内容和重点:1、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式。2、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利用各种媒体,学习专业理论,扩大自己的理论视野,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3、扩大学生阅读知识面,让学生养成自觉学习、自觉阅读的习惯。4、根据文本阅读实际情况,结合生活实际,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重视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课题研究需要科学的教育理论支撑,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本人在这一点上显然是较为薄弱的,因此我高度重视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以期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使课题研究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展开。从内容上看,主要学习了关于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章、对《语文课程标准》进行解读的指导性文章和切合课题研究的专题性理论;例如《抓住读写结合点,拓宽写作新途径》、《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浅谈》等。
三、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结合校园读书节,开展各种活动,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水平。
继续为学生营造阅读氛围,利用家庭作业、阅读课让学生自主阅读,撰写读书笔记,结合课本要求,第学期阅读两部中外名著,每章做一篇读书笔记;除此之外,要求学生阅读征订的《中华活页文选》和《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等书,通过阅读,每篇文章做一篇读书笔记;结合学校读书节,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学生的知识面在不断扩大,写作水平也得到提高,我班学生许若林曾参与江苏省第十三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获常州市二等奖,江苏省初中组二等奖。
四、加强课堂教学实践,探索阅读和写作的策略
课堂是课题研究的主阵地,离开了教学实践,课题研究就会失去生命力。因此,我始终把课题研究工作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课题研究牢牢扎根在课堂这块肥沃的土壤之中。在日常的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围绕研究目标和研究重点进行实践探索,研究开展阅读教学行之有效的途径、手段和策略,并从教师有效提问、学生的朗读思维、学生的口语表达三方面进行研讨,并根据课本的特点,结合实际进行写作活动,如我在《与朱元思书》这篇文章的教学中,结合学校的一个部分,指导学生练习写景文章的训练。
从课题研究以来,围绕研究重点,对如何有效地展开阅读教学,我作了一些探索和思考,也取得了些许的收获。如:1、充分认识到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对阅读教学的重要,教学过程中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期待,通过生动的情景创设等引起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激发其阅读动机。2、通过各种活动,有效培养了学生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