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成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已结题课题>>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计划总结>>龚新芳--课题小结
龚新芳--课题小结
发布时间:2016-12-1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毛晓芳

 

在探索中前行
——语文教学中加强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课题心得体会
                          龚新芳
20144月,我们学校语文组《语文教学中加强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课题》正式成立。从此在新课标感召下,我们语文教学开始走向为作文和阅读教学搭建起一个能够互相沟通、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平台,通过读写结合的教学为作文教学带来春天的崭新之路。一晃三年过去了,我们的读写结合课题也即将结题。回顾三年来我们走过的路,真的是收获多多,感慨万千。
首先是老师和学生思想认识的提高——在没有开展课题活动之前,我们习惯把阅读课和写作课分开来进行,最重要的一点是重阅读轻写作,一学期真正放到写作上的时间屈指可数,读写分离,效果也就可想而知。课题读写结合的教学,其实就是把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整合起来,可以是以一篇或多篇作为写作素材,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从内容和写法上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鉴于此,课题研究的开展让我们老师在思想上重新思考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了读写结合的意义。
其次是理论水平的提高,为了进行课题研究,我们语文组组织开展读写结合的相关理论学习,掌握读写结合的新策略,了解到读写结合可以拓展教学时空,可以课前读写,课中批注、仿写、课后续写、读后感、单元习作,读写周周练、假期读写等多种形式,以课本为凭借,以积累、理解、运用为前提,以对话、揣摩、品味、体验、感悟、探究为手段,用师生自己的心智和独特的视角区积极发掘课文中“写”的因素,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写的拓展、迁移与辐射,从而达到读写结合、读中感悟、读中导写,以读促写的教学效果。理论水平提高了,实践就有了充分的依据。
最后就是学生读写能力的普遍提高。三年来,我们语文课紧紧围绕读写结合课题进行课堂教学,全方位提升学生读写能力。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
我们的中学语文教材,其入选的范文,大多是古今中外文章的典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古今文章的水平。对于正在学习写作的学生来说,课文能够提供给他们很好的写作素材和方法,基本上每篇文章读都有值得学习的写作,特别是一些名篇,它们凝结着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丰富经验和材料。比如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我们结合文章精彩的人物描写方法,让学生也学会观察,学会细致生动地描写人物。再比如学习八年级第四单元江山多娇单元,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学习移步换景的写法,完成《假如我是导游》的片段训练。而名著阅读中,我一方面会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做读书笔记概括故事梗概,另外一方面要求学生结合阅读体会写读后感。
三年来,各种各样的读写结合训练,让学生的读写水平普遍有了提高,在各类作文比赛中,屡屡获奖。如初二(4)刘超同学在武进区的美文阅读大赛中获得区二等奖。钱春钰同学参加区的作文比赛。而王嘉韵同学是代表学校参加了初中生世界的作文大赛。。。。。。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我们初中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策略研究课题即将结题,但我们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不会停止探索研究前进的步伐,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努力,把这次课题研究中的成果发扬光大。相信我们会进一步努力的,加油!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雪堰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城路189号 邮编:213169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