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拓展教学”的实践研究
“实施第一阶段”研究小结
2010年3月— 2011年1月
武进区雪堰初级中学 金富东
课题的申报立项是我本人受“课改意义”和区教研室教研员主持的省级课题《专题整合,组课推进》的启发,而想到的研究课题。研究目的在于引导教师“研究教材,运用教材”,以更好地激活语文教学,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但只是个人所想,“课题研究方案”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因而我们首先从对“课题研究方案”入手,去认识课题,为课题研究的展开做好准备。各研究成员对“课题研究方案”进行了认真详细的阅读与思考,并在教研活动时,进行了热烈地研讨,发表了各自对“课题研究方案”的认识理解与困惑,提出了各自修改的意见,使课题研究更具可操作性。我结合本组研究成员的建议和教研室课题审批意见,进行课题具体实施方案的修改。
然后按照“课题研究方案”,我们基于备课组展开你相应的研究活动,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与课表精神对自身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基于教材设计“拓展教学”,展开实践研究。利用教研活动这个平台,进行课题研究实施的研讨交流活动。此阶段的“拓展教学”是研究个人根据对课题的理解和自身教学实际,进行的研究教学,是“求异”。为的是,发挥研究者的个人理解与能力。结合“拓展教学”的实施,逐步对“拓展教学”的目的意义、内容选择,有效推进的方法,进行研究和摸索。
此阶段研究过程中,我们碰到了许多困难,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拓展教学”的理解不够准确,还有点狭窄,认为就是一堂课结束的某个环节点的“拓展”;对“拓展”的立足点、出发点,把握有点模糊不准,“拓展”的意义价值没能很好地体现;对“拓展”的去向不够明朗,有时“拓展”高度难度不适当,不能很好地作用于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这些问题是后阶段“课题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
总的说来,对“课标精神”的理解与把握,对“教材”的研究与运用能力,还是值得关注,还需在后续研究中,加强学习,以真正发挥课题的意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