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成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已结题课题>>语文拓展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方案>>“初中语文‘拓展教学’的实践研究”的具体研究方案
“初中语文‘拓展教学’的实践研究”的具体研究方案
发布时间:2012-11-2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网站管理员

课题名称:初中语文“拓展教学”的实践研究

一、研究背景

从记忆中我初中生涯时的语文教师,到我参加工作实施语文教学,外出听课学习,我总感觉,大多数情况我们都是在“教课文”,而不是“用教材”。教材是有典型性的,它是展开教学的基石,是课标的内容具体化,所以,基于教材是必须的。但往往造成千篇一律的教学,缺乏语文个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也就淡化了。其实,这也就是淹没了教材的典型性。本课题研究与实践,旨在发掘教材的典型性,并为之扩大化,更好地读深、读透教材,提高语文教学效益。

二、课题核心概念界定

拓展,即延伸,就是依据“课标”精神,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对教材具有“典范性”价值进行发掘,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扩大其典范性,使学生更好地读深、读透教材,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益。

“拓展教学”,或拓展典范性的工具性价值,或拓展典范性的人文性价值。师生围绕“典范性”价值内容,在教师的参与下,完成学习各项任务,增加阅读量,学会思考、品味、探究、积累、创作等,从而更好地巩固语文知识技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三、研究现状与研究价值

研究现状:新课改实施以来,一度时间教师都曲解了“拓展”,成为制造所谓“亮点”的手段。专家发现其中问题后,加以批评指正。但又使一些同人怕“拓展”,畏惧了。其实,在于“度”。而“度”的把握在于“拓展”得“准”。真正意义上的拓展,应该是围绕文本,强化教学的“主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本,理解把握文本中典范性的“工具性”“人文性”价值内容。

研究价值:

1.“拓展教学”基于教材,发掘教材中“典范性”价值内容,追求读深、读透教材,提高语文教学效益。

2.能更大限度地激发教师对教材解读的意识,提高教师把握教材的能力,上出语文教学的个性。

3.“拓展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宽广的语文学习天地,更好地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思考分析、创作表达等能力,从而更好地形成语文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重点

研究目标:

1.通过实践研究,提高教师发掘教材“典范性”价值内容的水平,设计出科学合理精彩的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效益。

2. 通过实践研究,进一步改善学生语文学习方式,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研究内容:

1.依据课标精神,根据自身教学实际,对“拓展教学”的内容选择进行研究。

2.对“拓展教学”的教学设计及课堂推进方式进行研究。

3.对“拓展教学”过程中,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进行研究。

4.对“拓展教学”的作业设计以及有效性进行研究。

研究重点:

1.依据课标精神,根据自身教学实际,对“拓展教学”的内容选择进行研究。

2.对“拓展教学”的教学设计及课堂推进方式进行研究。

3.对“拓展教学”过程中,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进行研究。

五、研究思路、研究设想与研究方法

研究思路: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以教研活动为平台,融课题研究于教研活动、教师校本培训中,边实践边研讨,边反思边实践。参与课题实践研究的组员每学期开设1-2次“拓展教学”,并以此为实践典型,展开研讨反思活动,邀请专家指导。

研究设想:研究大致以文本体现出来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典范价值内容为切入口,进行“拓展教学”实践研究。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查阅相关理论资料,收集、整理、运用相关信息,集成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持。

2.行动研究:围绕课题研究目标,立足课堂教学,进行实践反思总结实践的行动研究。

3.经验总结:立足教学实践研究,进行分析、反思、总结,形成经验性成果。

六、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99月——11月,组建课题组,讨论分工,组织收集相关资料,写好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

第二阶段:申报、立项,进一步完善阶段。200912月——20101月,学习相关理论资料,进一步讨论课题方案与计划,做好申报立项完善工作。

第三阶段:实施阶段之第一阶段及中期评估、调整阶段。20102月——20111月,基于备课组,对课堂教学进行交流讨论,发掘教材典型性,设计“拓展教学”教案,展开实践活动。经讨论总结,逐步摸索出“拓展教学”内容选择,有效推进的方法。分析整理此前研究成果,写好中期评估报告,做好中期验收工作。

第四阶段:实施阶段之第二阶段。20112月——20121月,在第一阶段实践反思总结的基础上,继续摸索有效的“拓展教学”推进方式。

第五阶段:实施阶段之结题验收阶段。20122月——6月,整理课题研究的各方面材料与成果,写好结题报告,做好结题验收工作。

七、研究人员

主要负责人:

金富东      中教二级              课题各方面工作及协调

       中教一级          九年级实践及学习理论资料收集

吴莉赟     中教一级          八年级实践及学习理论资料收集

侯荣华     中教一级          七年级实践及学习理论资料收集

课题研究人:全体语文教师

  林、吴  伟、龚新芳、张静平、沈亚芸、吴春花、毛晓芳、吴秋萍 

(:负责年级以实际教学年级为准)

八、预期研究成果

预期研究成果方向

成果形式

预期完成时间

发掘教材典范性价值内容的途径思考

心得或论文

中期评估前

拓展教学课堂模式探索

心得或论文

研究第四阶段

各年级“拓展教学”方案设计

整理成册

研究第五阶段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雪堰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城路189号 邮编:213169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