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成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已结题课题>>语文拓展教学的实践研究>>计划总结>>个人研究总结(管琛)
个人研究总结(管琛)
发布时间:2012-12-1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网站管理员

                           关于拓展教学的思考

                            雪堰初中   管琛

多年的语文考试告诉我们,不学课本是不行的,但只学课本也是不行的。我们的教学,必须做到既扣文本,又能让语文课丰富多彩,提高学生的素质。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在学习课本知识的过程中对有关知识进行有机的联系和必要的引伸,从而带领学生感知语词精灵的跃动,使语文课上得生动有趣。经过两年多的课题研究,我个人认为:拓展教学要关注以下几方面。
一、在教学重点处拓展,强化重点。
  教学过程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展开的,教学重点就是我们教学的灵魂。紧紧围绕教学重点,以效益为核心,我们就要有善于联想,巧妙拓展。对学生来说,书本知识都是间接经验,它只须和直接经验相结合,获得直接经验的支持和帮助,才能学得牢固扎实。所以,教学不宜空讲知识,尤其是不宜照本宣科,枯燥分析,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那样只能弱化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重点处适当补充和拓展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拉近知识之间的距离,使学生看得真切,悟得透彻,听得有味,学得有趣,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和学的效果。

  (1)拓展重点词语。

  (2)拓展重点句子。

    3)拓展重点段落。

二、 把课外阅读培养成一种学习的习惯。
   
在中学教育阶段,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也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往往是开始阶段信心百倍,但随着时间、阅读内容的增长,学习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淡,最终是课外阅读活动的慢慢缺失。那么怎样才能使这种学习不断的延续、发展呢?其实习惯是最为重要的。试想一下,如果学生能够把课外阅读培养成一种自觉学习的习惯,那么学习的效果会是很明显的。任何事情都是一步一步形成的,学生对语文学习尤其是语文课外阅读的拓展也是这样的。把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拓展,仅仅让学生作为一种任务去完成的话,那么长久下去势必成为一种学习的负担,最终也会慢慢失去。其实能够把语文课外阅读活动进行下去的原动力了就是兴趣,怎样激发兴趣甚至使之保持成为一种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们经过努力,对某一方面的知识在课堂理解的基础上又在课外通过阅读获得了更多的相关知识,如果在这个时候我们只是一味地指导学生去拓展而不运用,那么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就会受到挫伤,他们甚至会怀疑学习的作用,这样的情况长久的发展下去势必会影响到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把学生引到知识这个宽阔的海洋之中,我们还要能够把学生从茫茫的海洋之中引领出来,让他们能够在其中有一个方向,有一种冲浪般的快感。这就需要我们要善于及时、有效的让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我们可以组织一些课外知识竞赛等等形式的活动,以此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课外阅读的这种习惯。我想只要我们坚持激发这种学习兴趣,学生不但会喜欢上阅读,那么最终也会使之成为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的。
   
这样,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做好课外知识拓展,也才能最终达到语文学习所要求的结果。

三、 阶段性、有步骤的推动课外阅读。

   
凡事都是循循渐进的 ,语文学习尤其是课外阅读也是同样的道理。中学语文的课外阅读需要一定的阶段性和层次性,在初中阶段,我们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去有选择的指导学生阅读,学习水平较低和较好的也必须相互区别,因人而异;高中阶段,学生的自学能力相对要好一些,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老师最大的任务就是有步骤的去规范,为他们学习以及快速的提高提出一个可行性方案,让他们能够合理、充分地利用时间的同时,集中最大的精力、花费最少的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同时我们每一步骤、每一阶段的安排上,语文教师一定要切实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及时指导,把学生的课外阅读拓展置身于语文学习的重要位置,从综合的角度考查语文学习的效果。

   
课堂,其实是学生从未知到已知的一个起始点,它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不是终点,课堂之外的课外阅读拓展则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只有抓好课内和课外这两个同等重要的学习环节,那么我们的教学才是完整的,我们学生获取的知识才是系统的。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雪堰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城路189号 邮编:213169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