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成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已结题课题>>语文拓展教学的实践研究>>计划总结>>个人研究总结(侯荣华)
个人研究总结(侯荣华)
发布时间:2012-12-1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网站管理员

                                           《初中语文“拓展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总结

侯荣华

    两年的课题研究已近尾声,这两年我们年级组始终以教研教改为推动力,以课题研究为方向,扎实开展,深入钻研,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之中,我们所收获的是学生成绩的进步与自己教学方法的不断提高,同时也在发展之中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现把这两年我们的研究行为进行总结。

   一、以理论为指导

在课题成功创建以来,我们几个课题小组成员不断加强学习,阅读教学理论、查阅相关资料、参加各种形式的教研、听专家讲座,定期组织检查,组织讨论,提高研讨能力,提高个人专业素养。

二、上好研究课

在校内针对课题我们每学期开一次研究公开课,课后请同伴指导与帮助,自己形成教学反思,及时调整、完善研究方案,进一步深入课堂研究。其中张静平老师开设的《陋室铭》、吴伟老师开设的《变色龙》、侯荣华老师开设的《与朱元思书》、毛晓芳老师开设的《成功》等都充分体现了拓展的理念,不仅拓展得自然而且具有实效性,受到其他老师的好评。

三、探索有效的拓展资源

课堂作为教学的主阵地,理应成为实施课题研究的鲜活的基地。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立足课堂教学实践,试图通过课堂构建有效利用拓展性资源的教学模式,找到拓展的最佳切入点。

拓展教学作为教材的补充和延伸,我们可以根据课文的类型、教学的需要,因地制宜,适时拓展。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扎扎实实的研读文本,实实在在的拓展,让学生切实学到新的知识。所以在指导学生拓展时,我的做法有:

1)课前拓展。 为了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及课文的相关知识,为学生学习课本储备能量,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我常采用课前拓展策略。其主要是做好课前预习、搜集与文本相关的信息。

2)课中拓展。 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难点、疑点,这时利用拓展材料就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做到“无师自通”。

  3)课后拓展。 “大语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圆形的完整结构,学完了课文并不意味着知识学习的结束。教师要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一篇课文或一单元学完后,当学生意犹未尽,悬而未决的时候,我适时地向课外、课后延伸,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调动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并不断扩大语文学习的视野。

   当然除了抓住时机进行拓展,还关注拓展的内容,丰富拓展的形式,让拓展更有效。

四、研究成效显现

在课题立项以来的两年的时间里,我们坚持“科学、高效、创新”的研究思想,立足我校实际,扎实有效地着进行研究,不论是我们教师还是学生都取得成效。

1、优化了课堂结构,学生的语文素养显著提高。经过两年的课堂教学实验,一方面,我感到教学轻松了,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孩子们的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语言能力、思维能力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了,学语文的兴趣更浓了。通过实践研究,增强了学生的文本体验,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厚了学生的积累,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都得以提高。如:近两年学生积极参与江苏省的“好书伴我成长”活动,获奖人数一年比一年多;小记者他们报名踊跃参加,很多人的作品见报;2010年的武进区诗词创作比赛初二(1)黄露获二等奖等。

2、教师自身教研能力有所提升。通过课题研究,提高了自己的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也促进了个人的专业发展。通过研究与实践,我们不仅在教育教学理论方面有所突破,而且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在区级赛课中,毛晓芳老师获二等奖;且我们会把所研究的内容进行及时的总结和反馈,把它通过论文的形式呈现出来,如:侯荣华老师的《在互动中激发学生的灵性》获2010年江苏省教育学会一等奖,《让学生真正喜欢朗读》获2011年武进区教育学会论文三等奖,还有多篇论文发表。

五、存在不足之处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虽有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认识到存在的问题:

1、文化底蕴仍需加强。

虽然“大语文”观的教学理念让我在语文教学中都树立起语言和文化的积累意识,但是教学时仍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与文本相关的诸多资源拓展什么内容,什么时候拓展,在哪里拓展,无一不依赖于教师深厚的文化功底,否则不用说去拓展,即使把这些材料摆在那里,也不知该如何与教材的内容相融合。在研究的过程中,所以要想拓展的合理有效,教师首先要丰富自己的文化积累,加强自身的文化底蕴,让自己先“厚实”起来。

2、要落实对学生自主拓展的方法的指导。

古人说:“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益无穷。” 就本人的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对文本的各种拓展形式一般都很感兴趣,在自主拓展的过程中积极性也很高,但学生们普遍感到不会拓展,不知道怎样拓展。这就需要教师在方法上予以指点。

    两年的课题研究,让我们欢喜让我们忧,其中的滋味只有我们懂得。不论怎样我们实践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学生得以发展了。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雪堰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城路189号 邮编:213169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