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成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已结题课题>>语文拓展教学的实践研究>>理论学习>>吴秋萍-学习交流材料
吴秋萍-学习交流材料
发布时间:2012-12-1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网站管理员

初中语文“拓展教学”学习交流材料

姓名

吴秋萍

任教年级

初三

日期

20113

学习

内容

发现、发掘教材的教学价值

 

内容

摘要

简述

1.     基础课程的学习当以相对统一的水平点为主

2.     教材的教学价值首先在于语言学习的价值,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思维能力培养的价值

3.     语文课要体现语文味,要致力发掘不同文体的个性,要把学生语文素养、文化眼光的培养放到重要位置

 

 

 

 

 

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普遍存在一种误区:一堂常态语文课上着上着教学目标变成了读懂、掌握一篇篇课文的内容,甚至辅以大量的写作背景的介绍、作者的人生经历等,成了“泛语文课”,“非语文课”。语文课不是教课文,而是要根据教材确定教学内容,与教课文内容不是一回事。我们应该对语文课的教学价值,语文课堂中的语文味作一些思考什么是有价值的、有语文味的课堂呢?如果能通过一篇篇的课文来学习文中的语言,发现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表现形式,发现不同文体的语言表现形式的个性特点。同样的思想感情,可以通过不同的文体表达,比如同样表现作者“忧国忧民,心系百姓”的《岳阳楼记》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个是“记”,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记叙文”,而“歌”是能唱的“诗”,虽然文章从篇幅形式都有很大差异,但在情感的表达上却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学习不同文体的文章,就要体会其不同的语言表现形式,学习诗歌要品味它精炼的语言,感受丰富的意象,体会其深远的意境。小说的学习要注意其中出色的人物、环境的描写,读出这些语言背后作者想给我们展示的东西。

但最终,我们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一篇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学习、吸收、内化优美、典范语言,并在表达的过程中能自觉运用到这些语言。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雪堰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城路189号 邮编:213169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