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成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已结题课题>>语文拓展教学的实践研究>>理论学习>>吴秋萍-学习交流材料
吴秋萍-学习交流材料
发布时间:2012-12-1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网站管理员

初中语文“拓展教学”学习交流材料

姓名

吴秋萍

任教年级

七年级

日期

2011.12

学习

内容

初中语文课堂拓展教学的途径

 

内容

摘要

简述

语文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应拓展更大的空间,从更广的层面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拓展教学越来越成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常态环节。那么,常见的拓展途径有哪些?

一是向文本的空白处拓展。

二是向现实生活和学生个人生活方向拓展。

三是向写作方向拓展。

四是向作家经历、写作背景方向拓展。

五是向同题材、作家不同风格作品拓展。

 

 

 

 

 

 

  拓展延伸是针对教材和课堂教学而言的,离开了教材就无所谓课内外衔接,也就谈不上向课外延伸。课文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之根、之,是语文课堂教学一切活动的聚焦点;而迁移和拓展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仅仅是课堂教学之,这不能倒置。因此,语文拓展教学的基点是课文,拓展的时空也应该是围绕课文的时空。

拓展训练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时尚点缀,而是藉此来深化对文本理解、开拓学生视野、强化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是课堂文本学习的有效延伸,不是为体现课改精神的一个标签。拓展训练必须服务于课文学习目标、重点。

这里所说的适度一方面是就学习文本和拓展延伸的关系而言。摆正学习文本之和拓展延伸之的位置,不能因拓展冲淡文本学习。前面有所表述。另一方面是指深度,指的是要符合学生知识结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实际生活等。在学生能力所及的范围内进行拓展训练。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立足课文,又跳出课文,把学生带到更广阔的课外世界,延伸到社会、 生活;引导学生到广阔的天地去探索,去摘取新的知识之果,去获取更大的创造能力,才能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雪堰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城路189号 邮编:213169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