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汽化和液化》预学案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一 学习目标
1、知道汽化和液化现象,感受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
2、了解蒸发和沸腾。
3、通过生活现象了解液体沸腾前后声音变化特点,培养观察能力,理解沸点。
二 预学流程
1、汽化
物质由 变为 的过程叫汽化。汽化存在两种方式,一种是 ,另一种是 。
(1)蒸发
生活现象:游泳上岸后刚好一阵凉风吹过,身上有什么感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 叫做蒸发,蒸发在 ________________发生,液体蒸发时需要 热。
拓展:在晒衣服时,要使衣服干的快些,怎么办?
总结:液体的温度越 ,表面积越 ,液面附近空气流动越 ,液体蒸发越快。
(2)水的沸腾
家里烧水时,水中声音在沸腾前___________,沸腾时___________。(大或小)
水沸腾后停止加热,水___________,说明水沸腾时要__________热。
水沸腾时的温度叫做 。在表中查看沸点表可知,不同物质的沸点是_______。其中水银的沸点是_____,酒精的沸点是_______。故测量沸水应用_______温度计。在表中液态氮和液态的氧的沸点_______,由此可用于分离和提纯气体。
总结:沸腾是在液体的______和______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液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液化,液化要_______热。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是__________和________。
生活观察:结合书上P40图2-21仔细观察水烧开时,壶嘴处的现象。
思考: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方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2 汽化和液化(1)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汽化
(2)组织学生观察水的沸腾,记录数据、描绘图像,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以及沸腾的条件。
(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教学重点、难点
(1)蒸发的特点和蒸发吸热
(2)通过实验总结出沸腾现象和沸腾的特点。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师:夏天,晾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一会儿就干了,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一)观察蒸发现象
【做一做】
(1)找两位学生上讲台,在其手背上涂一些酒精,引导学生观察手背上酒精的变化,并交流手背上涂酒精有什么感觉?
(2)学生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些酒精,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有什么变化?
[提示]老师提醒学生注意发现问题,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问题1] 上述两个实验中,酒精的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
[讨论交流]学生交流后回答:酒精从液态变成了气态。
[问题2]上述实验(1)中,手背为什么感觉凉?实验(2)中温度计的示数为什么下降,这些现象都说明了什么?
[讨论交流] 鼓励学生积极交流,大胆猜测,能说出酒精要吸热。
[小结归纳](板书)
(1)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汽化。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2)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3)蒸发在任何任何下都能发生。液体在蒸发过程中需要从周围物体吸热,有致冷作用。
[议一议]衣服变干的过程是什么现象?要使洗好的衣服干得快,同学们有哪些方法?方法1:放在阳光下晒 方法2;将衣服展开来晾晒 方法3:放在通风处
[提问]同学们能归纳出加快(减慢)蒸发的方法吗?
[小结归纳](板书)
(1)升高(降低)液体的温度;
(2)增大(减小)液体的表面积;
(3)加快(减小)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
[应用与拓展]学生阅读课本中的“生活、物理、社会”了解减慢蒸发的具体应用实例——“火洲”里的“坎儿井”。
(1)坎儿井:是一个地下灌溉 工程,输水过程中可以减少水的蒸发和渗漏。
(2)你认为坎儿井的哪些结构特点
能达到上述目的。
①地表下的温度低
②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小
③地表下基本上不通风
④输水管道水不渗漏
(二)观察水的沸腾
[提问]同学们在家烧过开水吗?见过水的沸腾吗?那么,水在沸腾时有何特点呢?
【做一做】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水从加热到沸腾的过程特征。
【实验步骤】
⑴向烧杯中注入适量水,用酒精灯加热。
⑵观察并描述实验中声音和气泡的变化情况。
⑶当水温度升高到90℃时,每隔一分钟记录温度计的示数,
直到温度计示数不变。
⑷拿走酒精灯停止加热,观察水的沸腾情况。
【数据记录】
时间(分)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
温度(℃) |
|
|
|
|
|
|
|
|
|
|
|
【看一看】
(1)水中气泡在沸腾前较小,沸腾时较大。
(2)沸腾前,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不断上升,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此时水的温度保持不变,说明水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
【听一听】
沸腾前,水中的声音较响,沸腾时,水中的声音较低。
【做一做】水沸腾后拿走酒精灯,停止加热,不停止沸腾,说明水沸腾时要吸热。
实验时水温度达到 98 ℃,才开始沸腾。
【画一画】水的沸腾图像
【小结归纳】(板书)
(1)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3)水沸腾的条件:
①温度达到沸点;
②继续吸热。
【查一查】学生查阅课本P36“一些液体的沸点”,了解各种液体的沸点不同。
【议一议】
(1)测量沸水的温度应该酒精温度计还是水银温度计?为什么?
(2)液态氧中含有液态氮,应该怎样分离它们?
【想一想】说说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
汽化 |
蒸 发 |
沸 腾 |
联系 |
液化现象,吸热 |
液化现象,吸热 |
区
别 |
仅发生在液体表面 |
液体内部和表面 |
缓 和 |
剧 烈 |
在任何温度下都可发生 |
在一定温度(沸点)下才发生 |
影响因素:温度、表面积空气流动 |
沸点、继续吸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