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虽然束缚了风筝,但却指引了它前进的方向。——题记
“妈,我能出去玩一会儿吗?”我在无数次提出这个要求被拒绝后,再一次充满希望地说了出来,渴望得到那个我想要的回答。但“玩什么玩,都这么大了……”母亲又一次打碎了我的幻想。
今天,趁母亲不在家,我偷溜了出来。漫步在大街上,感受风从我的脸颊上跑过,从指缝中穿过。风是自由的,无人可束缚它,它可以跑到天涯海角也没有人把它抓回来。可我却是如此的拘束,母亲的条条框框让我苦不堪言。
对着风,我抬起头,眯起眼,深呼吸,好惬意啊!天上似乎有一个事物,起初以为是飞鸟,但仔细看才发觉是一只风筝。广场上就是那对放风筝的父女。真羡慕他们,不由得回忆起小时候快乐地和母亲一起放风筝的情景。可如今,母亲却只要我待在家里读书学习。唉!
“爸爸,把风筝放高一点啊!”小女孩清脆的童声如银铃一般动听。只见她从爸爸手里接过风筝线,便在阳光下奔跑起来,风筝也在风中飘移着。但风筝线似乎承受不了如此高空气流的冲击力,在空中弱不禁风。
风筝线最终还是断了,让我意外的是小女孩竟咯咯地笑了,似乎她就希望线断,让风筝能自由地飞得更高。是啊!摆脱了线的束缚,风筝应该更加自由,飞得更高了吧!
但眼前的一幕让我诧异,断线的风筝似断翅的鸟儿,从空中一头栽倒在了地上。小女孩的父亲轻轻拾起风筝,走到一脸惊讶的女儿的身边,语重心长地说:“风筝之所以能在高空中与强风斗争,就是因为线牵引着它,为它提供了力量啊。线断了,它也飞不高了。”
小女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而我,却一下子明白了:原来母亲对我的约束,那些条条框框,就像这风筝线一样,在我奋斗拼搏的时候支持着我,在我遇到挫折的时候帮助着我,在我迷茫无助的时候指引着我……而我却认为她不懂我,不爱我。无知、刻薄、无情的人是我,我想冲破条条框框,想要自由和所谓的独立,却不明白自己一次又一次伤了她的心。
夕阳渐渐西沉,晚风习习,吹起了众多花瓣,飞向夕阳……我沐浴在霞光下,内心温暖而充实。
初二(1)班 郁昊东
指导老师:吴 伟
教师评语:青春期的孩子都希望自由和独立,总觉得父母管的太多太严厉,于是想挣扎,想逃离。小作者叙述的这段经历很真实、生活化,通过风筝高飞离不开风筝线的牵引这样一个场景,感悟到了母亲对自己的独特的爱的支持和帮助,豁然开朗。开头结尾的关于风的描写,巧妙而自然,全文一气呵成,结构完整,主题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