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寂静的春天》有感
在文章的开头,我想问你几个问题:你是否了解杀虫剂的危害;你是否愿意为此做出行动;你是否真的为此付出过行动。我想,几乎没有人能连答三个“是”,但这其中不包括蕾切尔·卡森。
蕾切尔·卡森,一位热爱自然的美国女作家,她本来只会“两耳不闻窗外事”地度过一生,但1958年1月,随着一封信,一切都变了。
信是作家哈金斯写来的,她向卡森讲述自己的鸟惨遭DDT“毒手”的遭遇。她想让卡森在华盛顿寻找人来阻止这类喷洒的事。哪知那个人竟就是卡森本人。
卡森其实早就了解到有关DDT对环境产生危害的研究情况。而她自己也于1945年给《读者文摘》寄过一篇关于DDT危害的文章,却惨遭回绝。所以说,如果把1958年前的一切比作是一捆柴火,那哈金斯的信就像点燃它们的火星,看似微不足道,但一旦点燃,就会拥有影响世界的力量。
1847年,DDT首次由一位德国化学家合成。1939年,DDT的杀虫特性被保罗·穆勒发现。从此,人类打开了杀虫剂的潘多拉魔盒。但这并不是最令人心寒的,最令人心寒的是人类根本认不出他们一手创造的魔鬼!或者说,一些人认出了它们,却又让它们戴上“友善”的面具,贴上“无毒”的标签。装成人畜无害的样子,再经他们的手走进千家万户。在商场里,这些“魔鬼”潜伏在五彩的容器中,放在小孩们轻易就可够到的货架上,伺机等待着一位粗心好动的小孩摔破它的瓶子,再喷溅到他们的身上,给他们以致命一击;或在广告上变成善良的天使,让图上的女孩高呼:“DDT is good for me!”,令慈祥的父亲在孩子和狗打滚的草地上喷洒药物。迷惑我们的眼睛,引诱我们一步又一步落入它的陷阱……
但是,朋友们,扒开这些魔鬼虚伪的外衣,好好看着其恶劣的本质吧!往头顶看看吧,它们曾在那片碧空中斩断知更鸟的报春曲;往河流看看吧,它们曾在那些河流中吞没鲟鱼后代的希望;去树林走走吧,它们曾在那些地区里扫除几十年里益虫们的努力;最后,再去一趟医院,它们曾在那夺取了无数人的希望。罗列下来,这些“魔鬼”可真算是“十恶不赦”了。不过接下来,又有一个问题横在了我们面前:它们的罪应该由谁承担呢?
答案很明显:人类!是我们的愚笨行经导致了自然的报复:数以亿计的昆虫已经集结,只等到第一声雪崩的声音就会扑向我们的社会。只不过,我们还有改正的能力吗?
答案也是肯定的,地球母亲永远会选择原谅她的孩子,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踏上与化学防治相反的一条路——生物防治。用生物防治来取代化学防治,重新担起维护生态平衡的责任,而不是在与自然斗争中将地球毁灭。
愿各位读到此处时能放下手头的工作,好好听一听自然的声音。
学校:常州市武进区雪堰初级中学
班级:八(3)班
姓名:李煜轩
指导老师:金富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