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记雪堰初级中学小记者南京采风活动
为了更好地帮助同学们开拓视野,提高文化素养,铭记历史,理性爱国,10月28日,在常州小记者协会的组织下,带领同学们走出校园,体验南京 “六朝古都”的魅力。第一站来到巍峨的中山陵,缅怀叱咤风云的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第二站前往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缅怀在这场浩劫中遇难的同胞。
早晨弥漫的雾气虽然延缓了我们的脚步,但当中午到达中山陵时,同学们仍然兴奋地跳下车,迫不及待地奔向巍巍中山陵的怀抱。在蓝色的天幕下,中山陵掩映在苍翠森郁的林海中,气象万千,美不胜收。走在宽阔的林荫大道上,两旁栽种的法国梧桐,莽苍深邃,使人们未达陵墓之前,就已逐步进入安详宁静、庄严肃穆的气氛之中。同学们站在“博爱”石坊向上望去,不由惊叹:“好高呀!我要数一数到底有多少级台阶。”大家争先恐后,向山顶的祭堂爬去。踏上392级台阶,站在平台眺望,阳光灿烂,视野辽阔,眼前展开一幅泼墨山水画。在祭堂上,我们欣赏了中山先生的手书“天地正气”和券门上方镌刻的“民族”、“民权”、“民生”。走进室内,一片庄严肃穆的气氛,同学们怀着敬仰的心情,瞻仰了这位伟人的革命家的白色大理石像。最后在牌坊处留下集体照后,离开中山陵,开往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活动,目的是让同学们在现在中日钓鱼岛之争的特殊历史时期,更加深入的了解南京大屠杀那段惨痛的历史,以史为鉴,勿忘国耻,珍爱和平。走下汽车,广场上林立的人物雕塑让人触目惊心。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地方的参观者默默地看着这些苦难雕塑,让我们这些从小就享受着幸福生活的人带入一个惨痛的世界,让人产生一种沉重的压抑感。
在史料陈列厅中,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看到了一组组触目惊心的图片,一段段血染的文字,一场场惨绝人寰的杀戮,日军犯下滔天罪行的证据深深告诫着同学们要以史为鉴,远离战争,珍爱和平。“万人坑”中遇难者的遗骨透出的一股股悲凉气息,让同学们意识到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本次活动让同学们接受了一次很好的革命思想教育,坚定了同学们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将怀念化作动力,鼓舞和激励着自己拼搏奋斗,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雪堰初级中学供稿 撰稿:吴莉赟 摄影:钱伟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