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保护环境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对自己身边环境的调查,了解我国环境方面的国情,知道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体会环境问题对于人类发展的影响;2.通过优美的环境图片和被破坏后的环境图片进行对比,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学生了解我国保护环境的国策,并主动去宣传这些基本国策,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情感,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倡导学生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3.搜集我国环境方面的材料,并分析其特点,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4.使学生体会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难点:
依法保护环境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教学过程:(用电子幻灯片提纲展示)
请说说你身边有哪些破坏环境的现象?
学生课前提前搜集了材料,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展示。
教师总结(以图片放映的方式),
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有以下几类:
a.水污染 b.大气污染 c.土地荒漠化
d.食品污染 e.噪声污染
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学生选取一个最关心的环境问题进行探讨,说出它的危害,找出解决的办法?
总结: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从整体上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由学生的身边生活入手,引导他们去观察和思考: 你身边有哪些破坏环境的现象。这样引入课题,使学生感到亲切,也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热情。再由生活走向政治,总结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有哪些种类,借助于生动的图片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通过合作探究,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从政治又走向了生活,使课堂前后呼应。最后的以漫画形式出现的课后作业,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了考察。全课过程始终以情境的设置来贯穿,力求使学生自己去感知、领悟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