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校
衣冠端正,带好必要的学习用品及作业,按时到校。在校门口下车推行,校内严禁骑自行车。进入教室,及时上交作业。值日学生做好清洁卫生工作及排放好自行车。
二、早读
按指定科目认真早读,书声琅琅、不怪声怪气,做到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
三、课间
文明休息,及时做好下堂课的准备工作;不喧哗,不追逐打闹,不做有损健康、有安全隐患的活动,上课铃响立刻回到座位,静候老师上课。
四、上课
精力集中,积极思考,听课时坐姿良好,不伏在桌子上,随时做好课堂笔记;大胆发言,高声回答问题,不随意打断老师讲课。
五、中午
不跑步进入餐厅,自觉排队,文明用膳,不乱倒饭菜,及时做好卫生工作;走读生来去途中不抢道,注意安全;根据季节特点,安排好午休,不吵闹,不做影响自己或他人休息的事情,值日生做好班级值日工作。
六、课间操、眼保健操
不无故缺席,集队迅速,按顺序慢跑进入指定位置,做到快、静、齐。做操动作要准确、认真、有力。
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动作力求规范。
七、作业
保质保量,独立完成,书面整洁,字迹端正。作业完成后主动上交组长,组长收齐后主动送交科代表,科代表及时主动送老师批阅。待老师批改后及时认真订正错误。
八、放学
放学前,检查课业用品,放入书包内,值日生关好门窗、电源等。出校门时不争先恐后,自行车推行出校门。不在路上游荡、逗留,按时回家。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在路上奔跑追逐。
九、晚上
晚上应自觉做到不看电视,每个晚上保证有一定的学习时间,按时就寝。
学生佩戴胸卡管理办法
为加强管理,培育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努力成为文明守纪的一代新人,学校要求每个学生佩戴胸卡,并作出如下规定:
一、学生必须佩戴胸卡,胸卡按颜色分红卡、蓝卡二种,凡学校规定中午可以回去吃饭的学生佩戴蓝卡,其他学生佩红卡。
二、凡佩红卡的学生早晨到校后直至放学前一律不准离校,中午在校用餐。佩蓝卡的学生除中午可以回家吃饭外,其余时间一律不准离校。
三、学生平时在校期间及进出校门,必须佩戴胸卡,各班班主任和班长负责在每天上午早读课和下午写字课二次检查本班学生佩戴胸卡情况。校长室、政教处负责进行抽查。
四、胸卡上的姓名、班级、照片必须相符,不得用明星演员的像片、美人像、大头贴替换胸卡中自己的照片。
五、胸卡不得转借他人、不得涂改,如有损坏或遗失,需由班主任出具证明,并带一寸彩照到政教处补发并交纳有关费用;拾到他人胸卡,应上交政教处,不得占为己有。
六、凡违反本办法者将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或校纪处分。全体教职工也应关心学生佩卡情况,随时对学生的不文明行为进行批评教育,使我校形成良好的校风。
环境卫生管理办法
一、为使校园环境优美,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实行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三级管理制度。班主任组织学生每天打扫教室、清洁区,排放自行车;年级组长加强督促;政教处负责检查验收。
二、以年级组为单位建立卫生监督小组,各班劳动委员为卫生监督小组成员,其职责是:
1、每天早晨、中午两次督促、检查本班环境卫生工作及自行车排放情况;
2、参加全校的卫生检查,并在每次学校检查前进行自查。
三、健全检查、验收制度。卫生工作采用定期检查与临时抽查相结合的办法。每周三下午课后全校大扫除,周四早晨政教处组织检查。如有特殊情况,临时组织大扫除。检查情况及时公布。检查评分成绩每学期作一次全校评比,作为评比“文明班集体”的依据之一。
四、各班清洁区、教室做到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具体要求如下:
1、清洁区、教室每天早读课前打扫一次,中午清除杂物一次,垃圾箱及时倒干净,每周清除杂草一次;
2、教室课桌排放整齐,室内物品(讲台上、课桌上、洁具等)摆放有序,纸篓、水桶及时倒空。走廊、楼梯整洁,护栏、窗台、玻璃无积尘,地面无痰迹、口香糖迹、天花板无蛛网。
五、学生要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严禁在校内乱抛垃圾、杂物,严禁在墙壁、门窗、课桌上乱涂乱划。
自行车管理办法
为使自行车排放有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作如下要求:
一、各班学生的自行车必须排放在学生停车棚内的指定位置,非学生停车区域严禁停车。教工摩托车、自行车必须停放在教师停车棚内,学生车辆严禁入内。
二、学生一律不准骑机动车到校。
三、各班应安排值日学生每天早晨、中午两次排放自行车,要求排放整齐,不越线,后轮成一直线,进出方便。
四、学生要有安全防范意识,自行车停放必须加锁、有支撑架。
五、政教处每天安排值日人员进行检查打分,期末汇总,作为评选“文明班集体”的依据之一。
六、上课期间,学生因事骑自行车外出,需由班主任批准,否则门卫有权扣车。
七、注意安全,校外骑车要遵守交通规则,进出校门主动下车,自行车在校内必须推行,严禁骑行。
责任编辑:陶宝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