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立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建立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制度、法律培训学习等制度、落实法制宣传专款经费保障制度,统筹、指导普法工作,确保“六五”普法规划的顺利实施。
2.把法制教育作为重要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合理安排教育内容,精心组织实施,不断探索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措施。
3. 坚持“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坚持“道德讲堂”与普法教育紧密结合。组织学习和贯彻《教师法》、《教育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理论、教育法律法规,强化广大教职员工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的观念、权利和义务,自觉地教书育人,更加有效地行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当好主人翁。
4. 发挥法律课程、班会课等课堂主渠道的作用,组织学生学习《宪法》、《婚姻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与青少年学生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环境保护、道路交通安全、禁毒教育、应急避险、国防教育、疾病预防、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增强青少年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发挥廉政文化在反腐倡廉和学校法制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教育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廉洁理想信念,积极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法制宣传教育特色;举办“法制、安全教育”、“心理健康与法制”、“珍爱生命,安全出行”主题班会活动,通过活动,使广大青少年知法、懂法、守法,增强了学法用法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5.将养成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开展以“十好教育”为主的基础文明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文明道德、遵纪守法观念,分辨是非的能力,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使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文明道德情操;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以及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教育,实现“双赢”的教育效果;将法制教育与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结合起来,召开行为偏差学生座谈会,建立不良行为学生档案,采取帮教措施,有效地预防在校学生违法犯罪,构建和谐、健康、文明的校园之风。
6.加强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以政教处、班主任、政史教师为主的学校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定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专题活动;发挥学校工会、共青团、少先队等组织在联系广大师生员工方面的优势,调动各自所联系群体的积极性,推进依法治校,努力提高教育执法水平,形成了全员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生动活泼的局面;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的作用,会同当地司法、公安、共青团组织、综合治理机构等共同做好教育普法工作;建立家长委员会,利用家长学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家长的法律素养;充分发挥门卫、值班人员在整治校园环境、维护校园稳定方面的积极作用,从而达到普治并举,整体推进。形成学校、社区、基层政法部门和家庭“四位一体”的法制宣传教育网络。
7.加强宣传栏、黑板报、电子屏、广播站、校园网等普法宣传阵地建设,并利用国旗下讲话、晨夕会、少先队活动等途径,以及举办法制、安全、禁毒、消防等宣传教育图片展,组织举行法制安全教育专题报告会、演讲比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学生经常进行法制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制教育,使广大学生依照法律法规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在学生中形成了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扩大普法范围,强化了普法效果。
多年来,我校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8年在武进区青少年法律知识竞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2010年代表武进区参加常州市 “迎省运,学法律,讲文明”知识竞赛中,荣获团体第一名。学校被评为局“文明单位”、常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常州市绿色学校”等,师生法律素质、法制观念明显增强,学生中无违法乱纪行为。校园文化健康向上,争做文明学生、有道德的人成为我校学生的时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赢得了社会和群众的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