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 ||||
1. 情境 “情境”是指具体场合的情形,景象或境地。心理学认为,情境是对人的多种刺激模式、事件和对象等,情境不仅能激发问题的提出,而且能为问题解决提供相应的信息和依据。本课题的情境主要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的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 2.农村初中 “农村初中”主要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县区级以下的乡镇普通初级中学。这类中学学生生源相对处于弱势地位;有关教学资源,硬件设施、师资水平、生源、教学质量等一般化。本课题研究的初中主要指以武进区雪堰初级中学为类型的农村初级中学。 3.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从广义上来说,就是以直观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者其背景。能解决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新知与旧知之间的矛盾。从狭义上来说,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集体场景或情感氛围。 4.数学情境 “数学情境”是产生数学概念、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背景和前提,也是学生初步感受数学问题的基础和条件。它能呈现给学生刺激性的、有意义的数学信息,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本课题主要研究和实践的内容有:“问题情境、实验情境、激趣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合作学习情境、练习课情境、复习课情境等创设与实践操作。 “基于情境创设改进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策略研究”研究创设情境的主体是教师;创设教学情境的依据是实际教学的需要,结合具体教学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解决教材中呈现的有些情境与农村学生生活脱节现象,从农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及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出发,创设出更丰富的、更适合的教学情境。从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 ||||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 ||||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国外的相关研究 在国外,情境化创设手段已被广泛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外的一些活动中。如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师要创设出合理而有效的问题情境来追问学生,使学生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之中(顾明远《世界教育大事典》,2000)。杜威的“五步教学法”,要给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经验情境,这种真实的经验情境能够更加有效的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其自主学习(杜威《我们如何思维》,2010)。沙克(Schuck,1985)和渥克斯曼(Waxman,1987)都曾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当教师有意设置情境时,学生取得的成绩会更大,记忆会更长久,这表明:“情境化”教学的效果已被认可。国外很多学派对情境创设的目的及有效创设的具体方法都有阐述,他们认为:数学教学的情境创设必须是形式多样的富于生活气息的数学活动,还认为体验数学活动比课堂听教师讲授更有意义,效果更好,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 2.国内的相关研究 情境创设的教学思想在我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子提出的“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及《三字经》中所提到的“性相近,习相远”等思想都强调后天的生活环境对人发展的重要影响。《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和孔子所提出的“愤悱启发”思想则强调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主动探索中求得新知。 国内情境教学的杰出代表,当属李吉林老师。她长期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以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为目标,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活动与环境有机统一的原理,借鉴心理学中暗示、移情、角色效应以及心理场地理论,逐步构建起了自成体系的“情境教学法”;同时李纯萍《数学教学中的情境设计》一书中,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情境教学与学生参与的关系,从中指出了情境教学的特征、原则和研究的具体内容。我们在课题研究中要借鉴这些观点,掌握创设的原则、方法,关注学生能力发展。 研究的价值: 1.理论价值:①该课题研究,将丰富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弥补农村教师内在生成的专业发展的空白。②通过对常州武进区农村初中个案的研究,从对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实践,总结其经验,理性摸索其中的规律,上升到理论高度。 2.实践价值:①探索研究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方法与途径,并探讨出可操作流程,为其它兄弟学校提供可借鉴的范式。②探索出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评价方法和途径,促进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发展。 | ||||
(三)研究目标 | ||||
1.通过研究,数学教师能够对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学习态度能力得到同步发展。特别是在创新意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明显的成效。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农村初中数学教师课堂观念的转变,重视对课堂教学情境教学。 3.通过研究教学有效的学习情境,转变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方式,使数学情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4.通过研究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师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能力,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学会在实践中进行研究反思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 ||||
(四)研究内容(或子课题设计) | ||||
1.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现状和误区。 2.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在创设教学情境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因素分析。 3.农村初中数学课堂中有效情境实施的类型。 4.农村初中数学课堂中有效情境实施的策略。 研究重点:农村初中数学课堂中有效情境实施的策略。 | ||||
(五)研究方法 | ||||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实践研究法,包括调查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 1.调查研究法:调查、访谈、问卷有关创设情境教学效果,为课题研究提供事实依据。 2.经验总结法:不时地进行分析总结,汇报,修改、补充和完善操作措施,及时调整,根据研究内容写阶段性报告。 3.行动研究法:在自然、真实的课堂教学中,分析研究任课教师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加以解决。 4.个案研究法:对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同时,辅之以课堂观 察法、学生访谈法、作业测量法等实验研究方法,以期取得实实在在的研究成果。 | ||||
(六)实施步骤 | ||||
本课题研究以课堂实践研究为基础,以理论研究为辅,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从实践中收集情境教学的第一手信息,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探究其原因,通过集中研讨,借鉴其他学校的研究经验,探索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情境实施的策略。简言之,即实地调查,理论分析——课例研究,问题分析——总结归纳,改进教法——实践验证,完善教法。 研究过程: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21年4月-2021年10月) ⑴整理课题申报相关资料; ⑵收集国内关于创设情境进行数学教学的文献及实践资料; ⑶制定研究方案及研究计划,培训研究人员,做好实验准备。 2.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21年11月-2023年10月) ⑴组织实验人员进一步加强理论学生,并深入实践研究; ⑵收集数学教师创设情境教学的经验; ⑶调查学生在教师情境教学中的学习效果; ⑷完成阶段研究报告,进行阶段成果评估。 3.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23年11月-2024年6月) ⑴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⑵进行总结提炼和实验成果的综合评估,撰写结题报告。 | ||||
(七)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
主要观点: 1.创设情境的途径。 ⑴生活展现情境。即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⑵实物演示情境。在教学立体几何时,基本上都要出现几何模型,通过实物演示使得抽象的几何知识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 ⑶图画再现情境。图画是数学课堂教学中极为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用的较多的有线段图、统计图、分析图等等。 2.创设情境的时机。 ⑴在新课引入时,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⑵在新知的探究中,创设操作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 ⑶在知识的应用上,创造实践活动情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⑷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情境,是发展学生创造性的保证。 3.创设联贯性的情境,追求情境的完整性。 预设情境时,应该有一个主题,然后围绕主题创设一个个小情境,并比较自然地串成一个情境串,组成一个连贯、完整、有戏剧般发展性的大情境。在这样的大情境中,学生的活动就会是连贯的、持续的,孩子们就能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完全投入,学得主动,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主体性,最终达到乐学的境界。 创新之处: 1.通过反思新教材实践效果,找出情境教学设计的不成功的地方,并提出优化方案。 2.贴近课堂教学实际,提高教师驾驭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能力。 3.促进学生大面积主动参与,积极学习,方式多样,善于质疑,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4.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 ||||
(八)预期研究成果 |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完成时间 | 责任人 | |
阶段成果(限5项) | 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现状调查 | 调查报告 | 2021年10月 | 杭信东 |
基于情境创设改进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分析 | 教学设计 | 2022年6月 | 秦 霞 | |
基于情境创设改进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案例设计 | 案例 | 2022年9月 | 曹余力 | |
基于情境创设改进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策略研究分析报告 | 阶段报告 | 2022年10月 | 杨翠芹 | |
基于情境创设改进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策略 | 论文 | 2022年12月 | 夏 恋 | |
最终成果(限3项) | 基于情境创设改进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策略 | 研究报告 | 2023年3月 | 夏 恋 |
基于情境创设改进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策略 | 论文 | 2023年12月 | 夏 恋 | |
基于情境创设改进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策略研究 | 工作报告 | 2024年6月 | 蒋凯炎 | |
(九)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主持人、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研究基础,包括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文献搜集、先期调研和已有相关成果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 ||||
1.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能力、研究成果: (1)我校一直以来重视教育科研工作,课题组主要成员曾先后参与省级、市级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其中武进区教育划的课题《初中数学教学在引领学生合作互动的策略研究》、《提高初中英语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行动研究》、《开展生化家庭小实验的行动研究》已经结题;这些课题都是在有关主管部门和专家教授的指引下,较好地完成课题研究实验,已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核,顺利结题;并对参与课题研究同志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成果给与高度好评。认为我校课题主要成员具备积极的研究态度和较好的课题研究能力,有能力继续开展更多的有实效的课题研究。 (2)课题组成员大多数年富力强,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学历本科以上,多数成员的论文在省市级论文评选中获奖或报刊杂志发表;数人次的优课省市区组织竞赛中获奖,均为学校骨干教师,年龄结构合理,教育教学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 (3)在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将邀请市区级专家进行指导。这些专家都是省市级知名的教育专家,将为学校科研工作的理论指导提供保证。 2.本课题前期开展情况:我们首先组织课题组成员分头搜集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文献资料与专著,例如:如李吉林《情境数学典型案例设计与评析》李纯萍 《数学教学中的情境设计》徐晓东《数学情境设计的三个基本策略》时继元《初中数学教科书情境设计研究》等文章。还搜集有关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组织课题组学习、理解掌握相关的内容、内涵。再组织分工分头从报刊杂志或上网查寻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相关课题,了解他们研究的现状与动态,根据我们了解掌握的常州教师专业发展的情况,经过讨论确定课题名称、并确立我们研究的方向领域。 3.课题研究的保障条件:①丰富的资料信息:本校藏书几万册,上网电脑、闭路电视系统,20多个教学班都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充足的资料、信息。②有专家进行指导:本课题的研究得到了市区教育局与学校教科室同志的大力支持,在研究方向、科研知识等方面有了切实的保障。③资金保障:我校历任校长都非常重视课题研究工作,在资金和其他所需设备上的投入一定会全力以赴,可以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④时间的保障:课题组核心成员及参研教师都是一线数学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宽裕的时间进行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 |
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
首页>>基于情境创设改进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策略研究>>课题方案>>文章内容
基于情境创设改进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1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夏恋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