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模型思想”培养的策略研究》市级课题研究活动登记表五
理 论 学 习 反思
姓名 | 蒋凯炎 | 学科 | 数学 | 时间 | 2022.05 |
题目 | 在教学中渗透模型思想学习反思 | ||||
结合实践调查分析,初中生构建方程能力不强的原因主要是意识不足,如何改善此类问题,则需要从方程知识点着手改进,从以下方面渗透模型思想。 加强算数解法过渡到方程解法的引导。即便小学数学将结果简单的方程解题知识点,但是小学生算数思维定式,因此习惯运用算数计算方法来解题,而这一点也是学生运用方程解题的主要因素之一。即便教材中有很多特殊例子用以强化 说明方程解题的优势所在,但是占比较少,因此学生的方程解题意识并不强烈。对此,应该加强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促使学生从习惯运用算数解题过渡到方程解题。 例1:小王体重是 60kg,张老师体重 2 倍是小王体重 2 倍多 40kg,那么张老师体重是多少?通过简单计算,(60×2+40)÷2=80kg。 能否用方程计算来计算张老师体重? 设王老师体重xkg,依据题意 2x-40=60×2,解得x=80。通过此种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到可以 运用算数解法的题目,也可以使用方程解法,只需要提取其中的未知量设为x,即可将繁琐算数题目精简,高效解题。 例 2:张老师体重是小明体重2倍少6kg,小明的体重较之小李体重少 3kg,三个人体重总共189kg,那么三个人体重分别是多少? 在解题中,仍然有部分学生习惯使用算数解法,但是小明的体重需要借助小刚或是张老师体重来代替表示,其中的关系难以梳理清楚,因此难以计算出某个人体重,然后再计算其他人的体重。依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小明体重为 xkg,张老师体重则是(2x-6)kg,小李体重则是(x+3)kg,得到:(2x-6)+x+(x+3)=189求解得到x为48。 那么张老师的体重是否可以设为xkg?张老师体重假设为xkg,那么小明体重则是x+62kg,小李体重是(x+62+3)kg,依据题意计算得到:x+x+62+x+62+3)=189求解得到x为90。 基于此种方式,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头脑中运用方程解题的意识,算数方法无法解决的题目,使用方程解法更加便捷。该题目中只需要了解张老师体重、小明体重和小李体重总和为189kg的关系,就很容易建立方程模型,基于不同方程组计算得到不同的x值,即便x值不同,但所表达的均是一个客观事实,通过彼此的数量关系计算到所有人的体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