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钱芳理论学习反思
发布时间:2022-08-0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王小玉

基于多模态理论的初中英语深度学习研究市级课题研究活动登记表五

反思

姓名

钱芳

学科

英语

时间

2022.05

题目

在新课标视角下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

我们要把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行为,设计出明确、具体、可操作的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活动,使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依托于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设计学习活动时,联系生活实践,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兴趣,促进他们积极参与语言交流,启发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培养人际交往、思考、决策和应变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学习过程清晰呈现

1.  学习任务设计是学习活动设计的首要因素。学习任务口语多种多样,可以是单项的任务,也可以是相对复杂、综合类的任务,也可以是“学习任务群或任务链”

2.  建立学习任务匹配的活动情境,使学习任务发挥交际功能、促进文本理解、情感体验和语言发展的多重功效。

3.  要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关注学生的情绪体验,确保学生融入活动情境,全身心投入学习过程。

(二)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的主体地位表现为学生乐学、会学。将任务分解成具体的、可操作的、结构化的学习活动,规划每一次活动的内容、形式与要求。

把学习活动和学生思维相连接。语言与思维密切联系,英语学习活动也与思维活动息息相关。分析学习任务,启发思考的方向与路径,尤其是启发学生多角度、开放性、创造性的思考,是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明显特征。

(三)体现学科育人价值

1.  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是党的教育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具有深刻含义。立德树人,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内涵。

2.  课堂教学是育人最基本的途径,学习活动是实现育人目的的载体。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细心地去挖掘教材中那些隐性的、积极的、健康的育人要素,明确教育目的。

3.  整个学习过程要能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活动,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地接受语言材料,自觉地调整语言合作行为,主动地运用英语完成语言任务,解决实际问题。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雪堰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城路189号 邮编:213169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