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研 究 课 记 录 表
教者 | 张潮勇 | 学校 | 雪堰初中 | 时间 | 2021.10.22 | |||
课题 | 第五课第一框 法不可违 | 课时 | 1课时 | |||||
研究目的 | 1. 教学方面:树立遵守规则、尊重法律的意识,增强法治观念,努力成为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能辨别各种违法行为,遵章守纪,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知道法律的作用,了解违法行为的含义和种类,认识违法行为的相应法律责任,懂得违法无小事。 2. 研究利用希沃电子白板技术促进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课堂效能。 | |||||||
研究课范围 | 课题组 | 班级 | 八(4)班 | |||||
主 要 研 究 内 容 或 步 骤 | ||||||||
【导入新课】 1.展示漫画: 2. 设问:你认为是哪种规则最有可能令人“再也不敢做坏事了”?请简述理由。 3. 学生回答。 4. 教师评价,引入新课教学。 【讲授新课】 环节一:学习导航 1. 展示本节课的“知识清单” 环节二:违法无小事 ★活动一:课堂交流 1.展示话题:说说你知道的法律法规? 2.学生交流、回答 3.教师点评、补充。(例如,宪法、民法典、刑法、义务教育法等) ★活动二:探究法律的作用 1. 探究:读读下列法律条文,简要说说法律有哪些作用? 2. 学生阅读、回答 3. 教师点评、补充 4. 知识归纳:①法律明确告之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法律的指引作用)②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法律的评价作用) 5. 友情提醒:法律是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活动三:探究违法行为 1. 探究:下列行为是违法行为吗?理由? 行为一:朱某在校园操场拾到苏某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 行为二:李某等人在体育馆场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展示不文明标语。体育管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不听。 行为三:陈某为牟取非法利益,介绍杨某向吴某等人(均另案审理)非法收购走私入境的马来穿山甲(1类濒危野生动物)。 2. 学生阅读、思考 3. 教师点评、补充 4. 学生活动:完成填表 5. 追问:结合表格,简要说说你对违法行为的理解? 6. 学生思考、回答 7. 教师点评、补充 8. 知识归纳: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活动四:探究违法行为的分类 1.学生活动:请移动左侧文字,与右侧内容相匹配。 2.学生活动:请移动最右侧的文字,到相应的圆圈内
2. 知识归纳:违法行为,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不同,可以分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根据对社会危害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 3. 交流: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这三类违法行为有哪些相同点 ? 4. 学生同桌交流、回答 5. 教师点评、补充。 6.思考:结合下图说说,违法与犯罪关系是怎样的? 7.学生思考、回答 8.教师点评、补充。(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 9.交流:除了犯罪行为外,其他违法行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10.学生思考、回答 11.教师点评、补充 12.课堂活动:请移动右侧的文字图片,到左侧相应 环节三: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1.课堂活动:请移动右边的文字,到左侧相应的图片区域 2.知识归纳:行政违法行为——①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等行为都属于行政违法行为。②生活中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指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3.课堂拓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4.知识归纳:民事违法行为——①欠债不还、盗用他人肖像等都属于民事违法行为。②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从事各种民事活动,如购置财产、签订合同、结婚等。这些民事活动都是由民法来规范的。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5.课堂拓展:民事权利 6.播放视频《违法无小事,做事需谨慎》 7.探究:结合视频内容,思考:①人们为什么会做出违法的事情?②我们该如何做到遵章守法? 8.学生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9.教师点评、补充 10.知识归纳:如何遵章守法——①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②(针对行政违法行为)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③(针对民事违法行为),我们要依法从事民法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法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课堂小结】 师生互动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完善板书 【板书设计】
| ||||||||
反思与评价 | ||||||||
在这节课备课时,我认真研究了课标和教材,同时了解了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之前法律部分的学习,发现学生的相关法律常识欠缺,于是确定了学生自主预学,课堂案例分析、自主探究、合作探究、讲授相结合的方法展开教学,从总体上看,我的教学目标得到了较好的落实,下面我对教学的成功和不足以及原因进行分析,并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成功之处有:1、预设的教学目标全面落实,在教学过程中我重新整合了教材,运用近期社会热点案例和准确到位的列举方法使得教学效果良好。2、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方法较好,在导入新课和课堂总结升华两个环节中落实到位。3、教学过程中设置了“学习导航”、“探究违法无小事”、“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三个部分,借助希沃白板技术创设了多样的教学情境和超级分类等课堂活动,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实用价值。 本课的不足之处在于:一些案例的选取应该更加具有时效性,同时应该更加的准确。尤其是对一些有争议的案件,不应当做教学事例列举。 回顾反思,怎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概括说来,首先看教师,教师应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组织得当的教学过程。其次看学生,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是否浓郁,看老师的煽风点火是否奏效,看课程设计是否能激趣,看合作探究有没有吸引力,看研习收获有没有成就感,看多元互动有没有感召力,看学生的注意力有没有分散转移。如果一堂课,师生均进入状态,,那么,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一定是很高的。而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运用希沃白板技术,增强了情境的趣味性和教学活动的互动性,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学习兴趣较浓厚,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在活动参与的过程中,收获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增强了法治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