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政史地的课堂教学效能
——主题沙龙活动
根据计划安排,11月23人,我们政史地课题组举行了以“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政史地的课堂教学效能”为主题的沙龙活动。本次活动由肖慈良老师主持,具体过程如下:
主持人:今天我们坐在一起,就我们政史地教研组的课题《核心素养视野下农村初中提高政史地教学效能的行动研究》进行主题沙龙研讨活动。在2021年2月,由张潮勇老师提议、本教研组全体成员共同商讨确定了主题。在2021年4月,我们教研组正式进行课题筹备,着手建立研究组织、学习理论文献、撰写课题申报表等研究准备工作。2021年6月;我们教研组的申请的这个课题被批准为常州市“十四五”区级备案课题,2021年9月23日进行课题开题论证,邀请贲新文老师等对课题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建议。
我校地处常州最边缘的农村,尽管学校层面重视政史地的教学,但政史地教研组人数相对较少、缺乏学科带头人或者学科标兵等“领军”人物,长期以来政史地学科教学相对薄弱。当前,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正在持续推进。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政史地教研组认识到“结合我校实际,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我校政史地教学效能相融合”很有必要。自本课题提出以来,我们教研组积极进行理论的学习、学校学情的调研。这学期开学以来,我们顺利完成了开题论证工作。并且我们还根据我市“双减”政策的要求,结合本课题的研究,积极开展“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政史地的课堂教学效能”的教学研究。到目前为止,钟焱鑫、李欢欢、凌璇玉、张潮勇和我都开设了课题研究课。因此,我们今天就紧扣课题中的一个关键词“课堂教学效能”作为共同研讨、公共研究的话题。下面请我们的各位课题组成员各抒己见,来谈谈自己的想法、做法。谁先来?
钟炎鑫老师:(双减背景下提高地理课课堂教学效能,我的一些想法)
主持人:钟老师是优秀的地理高级教师,他对地理教学比较精通,刚才他提到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丰富课堂教学情境、优化课堂活动,这不仅对地理课教学效能的提高有益,对我们历史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也有借鉴意义。接下来,有请历史备课组来说一说。
黄丽芬老师:(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李欢欢老师:(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效率)
凌璇玉老师:(双减政策下如何提高历史教学效能)
主持人:黄老师、李老师就历史学科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能谈了自己的体会。其中,黄老师侧重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这个层面,重点介绍了自己的三点体会:①课前准备要充分 ②了解学生的知识、心理状态 ③课堂上感情要真挚而充沛。李老师的发言围绕自己的教学、列举自己一些具体的、高效的做法,值得我们一起学习借鉴。下面我们道德与法治备课组来谈一谈。
钟文娟老师:(双减政策下如何提高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效率)
钱立忠老师:(如何提高教学效能的一点看法)
张潮勇老师:(“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课堂教学效能)
肖慈良老师:(抓基础重方法 提高德法课堂教学效率)
主持人:我们道德与法治备课组教师相对较多,刚才我和其他三位老师的发言都紧扣了我们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实际,有理论、有做法,但也各有侧重。钟老师强调了要充分考虑班情、要坚持因材施教、讲究实效,教学方法要灵活、教学手段要现代化,做到精讲、精练、精评。钱立忠老师强调要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从预学案及小组合作讨论两个方面来着手来提高课堂教学效能。张潮勇老师则从“双减”政策切入,重点就备课、上课、多媒体使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谈了自己的一些思考与做法。
回顾大家的发言,就提高课堂教学效能,我们可以归纳出这样一些共识:①备课要精心,不仅要考虑课标、教材,也要考虑班情学情。②上课过程中,教师要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全身心投入,通过言语、肢体动作、神态等唤起学生的兴趣、学习主动性。③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提高课堂教学的交互性、趣味性,营造出宜学的氛围。当然,如何将这些共识转化为我们具体的教学活动,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能,这需要我们根据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和学生特征等,应用到我们每一天的课堂教学中,并不断探索、反思、改进,最终形成具有操作性的具体的教学策略和经验。
钟炎鑫老师是我校教科室主任,他多次参与省市区级的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并且作为我校唯一的地理高级教师和市地理骨干教师,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课堂教学,都要高出我们几筹,可谓“高屋建瓴”。下面,我们有请钟主任给我们今后的课堂教学和课题研究提一些建议。
钟主任:(“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政史地的课堂教学效能的建议)
结束语:我们今天的主题沙龙活动要接近尾声了,可是我觉得对于课题研究来说还只是一个开始。今后我们要通过不断探索、研磨,结合教学实践,使我们的学科教学既能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又能真正达成提高课堂教学效能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