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钟焱鑫:备案课题理论学习心得 2021.9
发布时间:2022-01-2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张潮勇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农村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优化研究

                                                钟焱鑫                                   2021.9

  在新课改的教育形势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做知识理解和深度理解的过程,需要教师做思想、方式、方法、评价上的优化。农村初中地理受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的影响,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的落实缺乏实际效果,学生的参与性不强,教学的开展缺乏理论与实际、学习与教学的结合,过程中很难形成主观认知的改变。对于此,农村初中地理教师要认真分析教学中的问题, 在设计和实践教学中做优化,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提高教学质量。

  一、核心素养下农村初中地理教学过程存在的弊端

  在新课改的进程中,教学思想得到了改变。但是在农村地区, 地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依旧存在弊端,没有将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中[1]。所以学生的能力和成绩提升缓慢,无法形成系统性的 地理体系,在进入高中后学习困难。教学过程中的弊端主要表现在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在教学思想上没有考虑到农村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在教学设计上也没有结合学生的主体性,更多是按照经验进行教学。这样就造成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认识都是教师的认识,缺乏地理思维的成长。

  教学方式的弊端主要是限制学生的主观理解认识,学习与教学做了界定区分,学生没有参与到知识教学过程中。这就使学生在知识学习中呈现接受式的理解,没有自主认识和自我思想,也就无法获得自主发展,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也不够全面。教学方法的弊端在于忽视了农村学生的基础认知情况,过程中缺乏理论与实际的引导,学生的学习更多是记忆,而不是思想上的理解。这影响的是社会参与素质培养和核心素养能力的养成。在教学评价上,农村教师并没有起到教育领导者的作用,受社会因素影响较大,所以在评价上都是以成绩为核心,学生的自主学习没有得到鼓励,其核心素养也没有高效落实的条件。

  二、核心素养下农村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优化的策略

  (一)转变思想重视学生主体

  在社会发展的印证下,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被淘汰,树立了全新的生本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以引导和指正为策略,让学习成为教学的方向,保证学生在其中的知识认识。获得综合素质的成长[2]。比如在《中国自然资源》教学过程中,生本思想的落实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前提,无论是备课中的教学设计、课堂中的教学行为都以学生有效理解为基础,让教学过程满足学生知识理解和自主成长的需要,促进自然资源的理解,也培养保护自然环境的思想认识。

  (二)优化教学方式提升参与

  教学方式决定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想认识和思维结构,所以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地理教师要提升学生的参与,以此提升地理知识的认识,并培养地理学习思维。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思想表达,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并以学习的情况合理组织教学的形态,以此保证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推动思维探究理解,建立一个共生性的探究教学环境。其中教师要主动构建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尊重,并鼓励学习认识的表达,意见的提出和想法的交流。教学方式优化下学生的主动思考会让知识理解更为深刻,让教学过程中的知识呈现都是以学生的理解认识为方向,能够促进积极思考、活跃思维。比如在《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中,多让学生分析区域特征,并以学生的回答作为教学资源开展探究教学,增强基础知识的理解认识,以培养区域认知素养。

  (三)发展生活资源培养思维

  农村初中地理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需要方法上的改善, 让认知与学习结合,保证思维结构与知识结构统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做生活资源的应用,并发展信息技术教学,让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够随着知识学习而得到成长。生活资源的引用会显著的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3]。其中信息技术可以让生活资源与教材知识有具体关联性的呈现,保证自主学习的效果,也提升地理知识的认识。

  比如在《天气与气候》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带领学生分析一些农村谚语的科学理论,让日常生活中的知识以科学的角度做出呈现,能够增强主动学习的意识,也能提高教学效果, 使核心素养在知识的载体下被学生所获取。在过程中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应将知识学习设计成阶段递进的方式,使学生在其中的自主学习能够逐步进行,弥补学习能力的不足,也让思维认识得到逐步提升,培养学习方法的同时促进思维的建立。

  针对农村初中生的学习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适当的兴趣激发和思维引导,以保证学生的过程参与,提高基础知识的理解认识。

  (四)优化教学评价促进发展

  评价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认识内化的过程,也是让文化、发展、参与三个基础要素的结合方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学过程中评价要注意学生的个体情况、学习的表现等,在内容上要做正面反馈, 而不是简单的可以和不错,以即时评价促进学生的内化思考。

  总而言之,农村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核心素养的落实要以学生为绝对的核心,转变其学习的状态和方式,以教学方法引导深度思考,以此保证教学效果,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教学过程的优化要注意实际效果,把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此确保优化策略的有效实施,保证课程中学生的核心素养成长。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雪堰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城路189号 邮编:213169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