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成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已结题课题>>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理论学习>>以读促写提高写作能力
以读促写提高写作能力
发布时间:2016-12-1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毛晓芳

 

                                  以读促写提高写作能力
                                   雪堰初级中学      吴春花
 长期以来,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怕写作文,感到写作文单调枯燥,搜索枯肠依旧没内容可写。对写作持消极态度,甚至厌恶写作文,感觉不到写作的快乐。而语文老师也常常怕教作文,不知道怎么教才有效可行。很多时候语文老师觉得教授了很多的作文课后收效没有想象的那么明显。可以说,写作说老师和学生共同的难题。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在平时的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读与写分离。
读与写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读写结合既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又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还能强化语言形式,促进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读是理解吸收,写是理解表达。有理解性的吸收,才能有理解性的表达,反之,表达能力强了,又能促进理解能力的提高。立足在课堂,得法于课内,用法于作文。读写结合作文训练是以读为基础,读中学写,读中带写。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促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我想要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先要把这个例子——教材吃透,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很精彩,有很多东西值得学生去借鉴。例如:写作题材的选取,全篇布局的安排,语言的组织等等,都可以让学生充分阅读并成为写作的学习对象。
加强语文教学中读与写相结合,好处颇多,学生可以在平时阅读学习的过程中积累大量的好词佳 句、精彩语段等丰富的语言材料,久而久之,就可以内化为自己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做到以读促写的方法有很多,我认为可以首先从学写入手。学写句子,锻炼学生组织语言的基本能力;学写段落,提高学生写作过程中构建段落的能力;学谋思路,提高学生写作时谋篇布局的能力;学些技法,提高学生写作技巧的能力。
 
一、以读促写,写句,锻炼学生组织语言的基本能力。  
句子是课文的基本构件,是课文主题的基本载体,是阅读教学的着力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课文中用词准确、刻画生动、描绘形象的句子,比喻恰当的句子,比拟形象的句子,排比手法运用恰如其分的句子,关联词使用得当的句子并及时加以揣摩、仿造,引导学生发现和掌握各种句子的词语搭配关系以及句式的特点,锻炼学生运用语言的基本功。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要求学生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一句练习,他们却联系生活写出了许多生动有趣的句子。如一位学生这样写道:“书的力量是不可估算的,不必说它可以启迪我们的智慧,也不必说它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单是它带给我们无穷无 尽的乐趣,就足以让我们对它爱不释手。”再如《繁星》中“海上的夜是柔和的,静寂的,梦幻的。”以及《社戏》中“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等等都是非常好读学写对象,语文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们尽量多学写此类句子,我相信学生们进行了长久的句子学写练习后,写作语言的基本功会得到有效提高。
 
二、以读促写,写段落,提高学生写作过程中构建段落的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做教师的要善于寻找课文中在遣词造句、表现手法、语言风格、布局谋篇等方面有特色的精彩语段,引导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内容 的,总结文章的写作特点,感受语言魅力,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仿写训练。从段落的仿写中让学生积累人物外貌、心理、动作、语言以及神态方面描写的能力,进一步夯实学生的语言基本功;从段落的学写中让学生掌握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制造悬念、引人入胜,写景状物、渲染气氛等作文开头形式;从段落的学写中让学生掌握篇末点题、提升思想,反照前文、首尾呼应,提出问题、发人深思,戛然而止、令人回味的结尾技巧;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雪地捕鸟的描写,既生动又实在,连用的系列动词突出了百草园的“趣”。因此,笔者扣住“趣”来启发学生,教他们从课余的游戏中寻找“趣”,如“钓鱼” “捉蝴蝶” 、“荡秋千”等等,再用准确的动词表现“趣”。 如一位学生在“钓鱼”的片段中这样写道:“钓鱼看似容易,其实困难,它需要一定的耐力和毅力,你是急不得的。来到鱼塘边,首先要把准备好的鱼饵撒向鱼塘, 这是定位,是把鱼引过来,这样才容易钓到鱼。随后他把鱼网放进鱼塘里,尖尖的网柄插在泥土里。再把和好的面搓成一个小球挂在鱼钩上做鱼饵,同时把鱼钩往鱼 塘的远处一抛,就开始钓鱼了,不过性子别那么急,钓鱼得有耐性。你要便席地而坐,静静地等待着鱼的上钩……”这样,学生的仿写就成了自身游戏过程的描述与范文片断的模仿,形成了自己经历与他人经验的统一,从而增强了感受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以读促写,谋思路,提高学生写作时谋篇布局的能力。  
文章的写作,根本问题在思路,能不能写好在思路,能不能写快在思路。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 地指导学生去模仿、借鉴作者的思路,培养自己的写作思路,就文体而言,有说明、记叙、议论 等,每一种文体都有自己的行文思路。比如记叙文的选材非常重要,要准确、新颖;布局上通常按“倒叙——顺叙”或“顺叙——插叙——顺叙”的方式组织材料;表 达方式以记叙、描写为主,要细腻生动,以情感人。而议论文的论点则是关键,要准确、深刻;布局上通常有“起承转合”、“引议联结”、“引驳立结”几种形 式;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即使是举例中的叙事,也要以概述为主,重在以理服人。在谋篇布局上,记叙文通常按顺叙、倒叙、插叙的形式安排。议论文则多为起承 转合、引议联结、引驳立结几种。我们平时只要严格按照文体要求进行训练,熟练地掌握每一种文体写作的行文思路,写作时,就可以借范文之行文思路,循规为圆、依矩成方,进而轻松愉快地进行表达,平时作文的那种杂乱无章、言之无序的现象也就避免了。  
 
四、以读促写,学技法,提高学生写作技巧的能力。  
   古语云:“文似看山不喜平”, 好的文章从来都不是平铺直叙的,往往通过各种写作技法使之腾挪跌宕,引人入胜。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对那些结构上让人无法释手,语言上给人美感的 文章细心体味其写作技法,变他人经验为自己经验,变他人的技能为自己技能。只要认真挖掘,就不难发现教材中有很多借鉴点,如《变色龙》中对比的运用,《与朱元思书》中以声写静的反衬手法等等,通过分析、体味,让学生尝试模仿。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抓住“以‘背影’ 为线索表达深厚父爱” 的方法,要求学生写一篇“母爱”的文章。有位学生这样写道:“曾经是那样温柔的手突然间给我的感觉却不柔软了,仔细一看,原来母亲的手已经结满了老茧, 这曾经抱起过我、喂养过我、搀扶过我的双手啊,在岁月的流逝中变化着,留下的不仅仅是皱纹,更是劳作的深深的印痕啊!”  
    需要注意的是进行以读促写读训练过程中,应选准文章的学写点,要求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注意读写结合上的作文渗透,这样才能使学生吸收前人的经验化为已有,促使知识迁移的能力,从而更好地促使通过阅读提高写作能力,让阅读和写作和谐发展。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雪堰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城路189号 邮编:213169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4号